幼儿园课程评价论文

2022-10-18 00:17: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课程评价论文》,欢迎阅读!
幼儿园,评价,课程,论文
幼儿课程评价论文

摘要:回顾幼儿课程评价的发展变化,根据对幼儿课程评价的根本宗旨提出,要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反思性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总结当前幼儿园中主要存在的几种课程评价方式,提倡让所有与幼儿课程相关的人员都参与评价的过程,使评价标准真正能反映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能反映幼儿多方面发展的整合。 关键词:幼儿课程课程评价

随着我国幼儿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课程评价的研究渐渐丰富,课程评价理论科学化。人们日益认识到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课程运作的终点,又是课程继续发展的起点,而且伴随着课程运作的全过程。2001年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提出了评价的发展性、合作性、标准的多元性以及多角度、多主体、多方法、重视过程差异等评价原则,为课程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一、幼儿课程评价的发展变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及弹性计划、生成课程等理念的提出,课程设计模式变得灵活起来,评价课程教学的标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不再被过多关注,“是否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重要的评价标准,这无疑促使评价的功能发生变化,评价的发展功能不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开始向实践层面转化。 传统的学前教育评价主要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为目的,重视评价等级鉴定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传统教育评价有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在一个群体中只有少数的个体是优秀者,大多数人都只能达到中常水平。评价新理念主张评价不应只是教育教学过程结束时对幼儿和老师进行鉴定等级的工具,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学前教育、促进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幼儿课程评价的根本宗旨

课程评价是实现相应的教育理想的基本途径。合理的课程评价应与所追求的课程价值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通过对课程价值观的不断反思,最大限度地实现相应的教育理想,这就是课程评价的基本使命”。所以幼儿课程评价要从本质上反映教育的真谛,将满足幼儿需要,解放幼儿的主体性作为最终宗旨,要让每一个儿童都受到教育,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儿童的水平,并让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幼儿课程评价要发现每个儿童的智力潜力和特点,让每个儿童得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为目的。 三、幼儿园评的标准及其合理性

幼儿课程评价的标准是衡量幼儿教育价值实现的操作性尺度。从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是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幼儿教育存在一个基本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以幼儿发展为中心尺度,这样的标准是检验幼儿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当然,也必然地从幼儿的发展中折射出幼儿教育对于社会的意义。

幼儿课程评价标准除了应与学前教育中预设的目标体系、价值流保持一致外,还应完善自己的结构,力求反映多方面的价值,即各价值主体的需要满足程度。因此幼儿的发展应是认知、情感、社会及身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幼儿发展的需要是整体的。当前,尤其应注重评价标准中情感与社会发展的方面,力戒薄此厚彼的标准设计,使评价标准真正能反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能反映幼儿多方面发展的整合。

幼儿课程评价应注重幼儿的活动过程,除了真实地反映幼儿的发展外,还在于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评价,这是幼儿课程评价不可忽视的方面。幼儿课程评价不同于一般发展测量的重要方面在于幼儿课程评价不只关注学习者本身,它同时关注作为价值客体的教育及其他相关要素,如教师、同伴、环境等。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的评价,能真正全面地了幼儿教育价值主客体的各要素及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表现,能从根本上把握幼儿发展


的现实教育教育实施之间的关系,了解教育及其实践是否能以及如何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可了解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教师所得到的发展,所以,对教育实施过程的评价是幼儿课程评价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对开展幼儿课程评价的建议。

1.推动课程评价理论的本土化、幼儿园化。

幼儿课程评价在我国起步较晚。学习、吸收国外和基础教育领域中先进的评价理论无疑是帮助幼儿课程评价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但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我国课程评价研究的发展,不但区别于发达国家今天的发展状况,也区别于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状况。因此,在立足国际性的同时,我国的课程评价在研究的方向上,必须始终积极地自觉追求课程评价理论的本土化。此外,幼儿课程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其课程评价也必然具有不同于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在一边学习、引进国外和基础教育领域课程评价理论的同时,一边努力促进国外课程评价理论本土化和基础教育领域中课程评价理论幼儿园化。

2.加强对课程评价方案的研究

当前,在幼儿课程的目标、内容,乃至课程的实施方面,我们都已拥有丰富的参考资料,但切实可行的课程评价方案依然匮乏。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幼儿课程价开展得不得力,其原因倒不是由于幼儿园的主观疏忽,而主要是因为客观上缺乏切实可行的课程评价方案和工具,以至于令幼儿园举足难行。

目前,我们所能够见得到的课程评价方案,有王坚红在《学前教育评价》一书中的幼儿综合教育课程系统评价的初步方案、台湾的蔡秋桃在其《幼稚园课程通论》中的幼儿课程整体评价标准、全美幼教协会(NAEYC)的《实现潜力:转换早期儿童的课程和评价》中的幼儿课程评价标准等。虽然这些方案相对来说已较系统、全面,做到了从整体上来评定课程,但它们仍显得粗略,有许多具体细节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思考,还难以被幼儿园直接运用。应该说,加强幼儿课程评价的实践研究,开发出科学规范、可操作的课程评价方案,是对幼儿园走出课程评价困境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dH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