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2022-08-26 23:49:5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欢迎阅读!
语文,作业,背景,优化,政策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优

设计

摘要:作业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发挥着巩固学生基础和检验学生知识的重要作用,总是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伴而行,然而传统的作业设计并不合理,呈现出量大且质低的情况,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学工作者要合理设计作业布置,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重视作业方式的改革,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作业的优化设计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关键学科,更需要紧随政策,响应“双减”的口号,设计更加优质的作业,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双减”政策出发,分析当前语文作业的现状,为小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减轻学生的压力。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语文 作业设计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的教学改进被大家所重视,但是教师却忽略了课下作业环节的改革,仍然布置繁重机械的作业,这在无形中压抑了学生的天性,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得课上和课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状况,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双减政策的提出正是解决了这个大问题,要求作业的设计应当减负增效,解放学生的课余时间。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很强,可以设计的作业形式是多样的,语文教师应当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传统小学语文作业出现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认为作业的数量决定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会不顾实际的教学情况,硬性布置作业任务,忽视学生想法,然而这些作业许多是非必要,低效率的作业设计,会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减少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并且,从作业的设计到作业的批改,全部都是教师在其中发挥作用,学生


的主体性很低,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往往会将作业看做一个麻烦,产生消极的心态,不会高效去完成作业,甚至因为作业布置的过度,很多学生会选择抄袭,这就是一个很差的结果,不仅没有起到巩固的作用,还使得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当学生没有自己去完成作业,仅仅通过敷衍或者抄袭,那么学生就缺乏思考的过程,作业也就没有发挥其价值,反而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抑制学生发展,成为了教师单向控制学生的环节,加剧了学生学习的被动性。

二、“双减”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策略 1.设计丰富的作业形式,突出作业多样性

语文的作业布置不应当仅局限于“写” 这一个方面,教师应当设计丰富的作业形式,从多个个角度来把握作业布置,让学生体会到作业的多样性,减轻学生的机械学习负担,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知力,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从“听说读写”这四方面下功夫,设计“听”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多听一些课文的朗读素材,让学生更好的感知文章所表达的情绪,或者鼓励学生多听一些与小学语文相关的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说”的作业。减负并不单指作业量的减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从作业中得到成长,语文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向家长讲课,让家长清楚课堂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成为小教师,既能够巩固和锻炼学生,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善于表达,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设计“读”的作业。语文学习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每天的坚持,尤其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里的阅读更多的是指让学生自主涉猎课外阅读项目,增强学生文学素养;设计“写”的作业。一般这个方面的作业是教师常常布置的类型,但是教师一定要切忌布置机械化书写作业,而是多设计一些高效开放性作业,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减少学生的无效作业,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2.设置分层次作业,实现差异化作业布置

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作业的布置也应当具有层次性,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可以有不同安排,实现因人而异、因课而异的作业布置。首先,教师可以安排分层次作业,让作业的难度由高到低,


呈现梯度状,既要安排基础作业,比如古诗的背诵、简单的写作等,又要设计些难度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合作完成开放性作业、或者续写文章内容等等,使优等生可以在完成基础作业的前提下,获得进一步成长,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他们进行自主选择。简而言之,就是设计分层次难度的作业,以梯度的形式来向学生展现,将知识体系由浅入深,从单一的题目到综合性题目,更符合学生的个体需求,让学生以发散的思维进行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其辩证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可以将作业分为三个等级:A级别(难度大)B级别(难度适中)C级别(难度小),实现差异化的作业布置,让学生发挥自主性,根据自己的基础来选择合适的难度,实现作业布置的高效化。

3.设计开放性和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创造思维

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不应该限定太多框架和标准,而是以开放式和趣味性作业为主,激发学生思维活性,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创作。比如在学习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古诗三首”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项开放式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择:①绘画出《饮湖上初晴后雨》所展现的意境。②将《望洞庭》由诗歌题材改变为散文。③选择三首诗歌中的一首进行配乐朗诵,并且制作视频④推荐几首你喜欢的诗歌,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诗歌表达等。鼓励学生通过选择开放性和趣味性作业,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使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章桂芳.双减背景小学语文融学作业的设计与使用[J].小学语文教师2022.2

[2]赵冬梅.浅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学2014 (11):109-109.

[3]闫红荣.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代化,2014 (17): 84 -8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1J.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