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实习生党建工作》,欢迎阅读!

调研课题三:加强和改进医学专业学生实习期间的党建工作
专业实习是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期间学生的党建工作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研究医学专业实习期的党建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探索有效加强改进医学专业实习期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扩大和延伸党建工作覆盖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实习生党员的特点
1、思想活跃,容易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实习是学生初次迈向社会、选择人生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此时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也容易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
2、综合素质高,但临近实习思想松散
实习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在学习、工作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是临近实习离校时,思想上往往有懒、散、松的情绪,把自己混同于普通学生。因此加强实习生党员教育应充分把握其心理特征,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各种教育手段。
3、党龄短,大多数是中共预备党员
按照组织发展原则的规定: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时间至少一年以上,因此学生党员发展最早也在大二上学期,实习生党员中绝大部分是中共预备党员,他们受党的教育考察时间较短,我们更不能放松对他们的继续教育。
4、实习点分散广,实习时间长
我院医学专业实习班级学生主要分布在省属医院及省内各地市医院等单位。医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期一般为一年,从当年的7月一直到下一年的5月,时间长,返校后不久即将毕业离校。
二、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困难
1、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规定:实习的学生,凡离校超过三个月的,均应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转移去向可参照毕业生办理。学生进行实习时如果把组织关系转到实习点的党组织,由所在实
习点的党组织教育管理,实习期满返回学校时再把组织关系转回学校党组织。应该说这种做法是比较符合要求,比较规范。但是,医院特别是省属医院每年接纳来自各所高校百余名实习生,对于医院方面来说,这项工作的实施会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工作压力,因此,双方就此问题很难达成共识,导致学院党组织对实习生党员实际情况了解不深入,限制了对实习生党员的管理和监督。
2、支部活动开展难
由于实习单位多,且较分散,加之不同医院,排班不同,受时间、地点等因素制约,学生党员很难集中、学习、讨论。支部会议、民主评议等活动难开展。实习生党员由于远离学校,路途遥远,也无法参加原学校党组织活动。
3、支部培养考察难
实习生党员到单位后,工作繁忙,与学校党组织沟通不方便,存在“离校断线”的现象。而学校对实习生党员的管理工作,也仅限于粗线条的宏观教育管理,没有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管理办法,缺乏有效的服务措施,这在具体工作上时有体现。客观上使许多流动党员长时间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甚至长期失去与党组织的联系。
三、加强和改进实习生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1、思想上高度重视
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实习生党建工作重要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预见性,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制度,确保实习期间学生的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使实习期学生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具有可操作性。
2、实习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实习生党员离校前做好三件事情。一给全体实习生党员上一次党课,提醒他们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是指定支部专人负责与实习生党员的日常联系,强化实习生党员的学习教育。三是将实习生的党建信息告知实习医院党组织,使医院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
3、建立实习生党小组或流动站
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实习点或相近实习点成立党小组或流动站,选好临
时负责人,党小组的工作接受学院党组织和实习单位党组织的领导。这样可以做好哪里有实习生党员,党小组就建到哪里。
4、探索“融入属地”的党员管理教育机制,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对于参加实习的党员,以实习点为单位开具组织介绍信,将在该实习点参加临床实习的学生党员的具体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实习单位党组织,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单位党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协助实习单位开展党团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创建学生实习期党建工作的活动载体。
大学生实习期的学生党建工作更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活动载体,精心进行设计和组织,使校园文化建设延伸到实习期,使之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鼓励学生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工作,给每位实习学生党员配备党性日志本,随时记录自己的实践历程,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先进性实践的心得、体会、认识记录在册,以便于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教育,也便于组织定期检查和考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l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