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交际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2023-07-03 12:3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男女交际中的性别差异研究》,欢迎阅读!
交际,差异,性别,男女,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男女交际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作者:严明凤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7

要:本文通过对133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验证两个假设。通过问卷分析,笔者发现在有些情况下,男女交际中的性别差异确实存在,但主要体现为社会化或者文化适应合力的结果;而有些情况下,这种差异是不存在或者无足轻重的。 关键词:性别差异;问卷调查社会

作者简介:严明凤,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语言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 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7--01 一、研究背景

R. Lakoff的《语言与妇女的地位》(1975)开启了语言与性别的系统性研究。目前,基于美国社会中不同性别的人在对话时表现出的差异进行的研究不胜枚举,中国国内相关的实证研究却不多见。事实上,与不同性别相适应的角色行为的刻板印象已然深入人心,男性交际表现为井然有序,等级分明,喜欢表现权威自信,行事果断,敢于冒险和挑战,交际中争取发言权以期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而女性多寻求和谐共处,善于移情,主张交际时不同性别有平等发言的机会。贾玉新(1997)则认为,生理性别是导致交际差异的变量之一,起决定作用的社会文化因素。性别角色,性别身份都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完成的。 二、文献综述

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尤其是1975年拉考夫作品的问世,使语言学家们的目光聚集到不同性别交际中存在的性别差异文化。目前,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五个理论。第一,R. Lakoff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缺陷论,认为男女交际中存在差异是一种正常现象。跨性别交际时,女性用语被认为是卑微的,有缺陷的,这主要归因于社会位的不平等。第二,D. Zimmerman C. West P. Fisherman等人延续拉考夫的思想,从社会学的角度做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主导论,指出男权社会下女性必然处于从属的地位。第三,D. Tannen考量文化因素,提出了差异论,认为男女交际中的性别差异折射出的是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性别之间的交流即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第四,新西兰学者J. Holmes结合社会学和文化因素,认为男女交际中存在差异主要归因于礼貌论,女性在跨性别交际中往往更友善,表达支持和鼓励以寻求共识。第五,在礼貌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论主张性别角色是可以被建构的。D. Cameron指出,为了适应不同环境,面对各种挑战,人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性别身份于是逐渐形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笔者从当前有关男女交际的刻板印象切入,设计调查问卷,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旨在回答两个问题。有关男女交际中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存在,这种差异是否会直接影响男女之间的交际?若差异存在,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研究共涉及两份中文问卷。受试对象共133名,男894517岁至43岁,均非英语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问题设计以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中归纳的男女不同交际规则的刻板印象为基础,先后间隔一周以邮件的形式重复发送给江苏和福建的受试者,承诺调查结果只用于学术研究的前提下要求其认真完成。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试者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调查问题。 四、数据分析和讨论 1.基于问卷一的调查分析

问卷一包含15道是非题, 通过调查不同性别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试图回答第一个研究题。受试对象共133人,回复率为100%130份为有效问卷。数据显示8个语境下男女交际确实存在性别差异,包括I3 I5 I6 I8 I9 I11 I13 I15,而在I1 I2 I4 I7 I10 I12 I14语境下,这种差异是不存在或者无足轻重的。在问题I3中,只有34%的男性赞同男性通常比女性更理性,女性则是感性的代名词63.4%的女性认同该说法;在问题I5中,就女性结交同性或异性朋友,目的纯粹是寻求一种良好的友谊84.3%的男性反对该观点,而58.5%的女性则表示这反映了一种事实;在问题I6中,85.4%的男性闲暇时会谈论国内外时事,军事政治体育等,82.9%的女性的话题围绕婚姻,家庭,衣服,化妆品等;在问I8中,89.9%的男性期望成为法官,律师,政治家或者商人,而78%的女性受试者的梦想是成为医生,护士,教师或家庭主妇;问题I9间接引用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中的原话,会话中,大部分_____A:男性;B:女性)倾向于使用命令口气,责怪或者愚弄他人,爱炫耀权力,拒绝妥协,不盲目跟风,要求答题者判断。64%的男性答题者选择B选项,而80.5%的女性答题者选择A选项;在问题I11中,女性更善于倾听,交流中不愿意打断对66.3%的男性强烈反对这一说法,而超过半数的女性表示赞同;问题I13描述丈夫在妻子生日之前关于买礼物的一段对话,妻子在最后说的好吧,随你吧!73%的男性认为妻子接受了丈夫生日当天不买礼物,外出吃晚餐的建议,而51.2%的女性表示无奈;问题I15调查同性别对超级女声李宇春的评价,仅4.5%的男性表示可接受或者勉强接受李宇春这样的中性风格,而近一半的女性表示欣赏。 2.基于问卷二的调查分析

问卷二包含12道问题,包括单选和多选,涉及世界观,家庭责任分担,情感,消费观,个人行为,生活常识,社会期望等变量,旨在找出导致男女交际差异的原因。受试对象为从133人中随机选择的30人,男女各占一半。回复率为86.7%,有效率为100%。数据显示,大多数男性表示他们更擅长理工科,而大多数女性则表示自己更擅长文科。周末,男性大多选择工作或外出与朋友见面,而超过86%的女性待在家照顾小孩,做各种家务,男性则几乎不或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很少做家务或带小孩。超过半数的男性表示他们接受自己蓄长发的可能性,而15位女性答题者中只有1位能接受这种做法。26份有效问卷显示,73%的女性认为同等条件下,男性更能担CEO的职位。针对工作和爱情,哪个排在第一位?,受试者的选择是对半,但是就对自己喜欢的人是否会直接表白?,大多数男性表示他们会这么做,而只有4个女性表示她们会直接表白,6人明确自己不会,5人不确定。 五、结语

基于数据分析,笔者发现在有些情况下,男女交际中的性别差异确实存在,但主要体现为社会化或文化适应合力的结果;而有些情况下,这种差异是不存在或者无足轻重的。未来性别研究需要考虑社会文化变量,可结合文化-个人辩证法优势-劣势辩证法 参考文献:

[1]贾玉新.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杨春.性别语言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Q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