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常用中成药

2023-01-18 19:5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风寒感冒常用中成药》,欢迎阅读!
风寒,中成药,感冒,常用


风寒感冒

1、感冒冲剂:

成份:防风、羌活、荆芥、白芷、桔梗、浙贝母、紫苏叶、陈皮、苦杏仁、薄荷油.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发汗(散风寒,发微汗) 伤风流涕,恶寒无汗(咳嗽头痛) 注意事项:

①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②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明显,汗出,口渴,咽喉红肿热痛, 咳吐黄痰,舌 苔薄黄,脉浮数;

③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 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④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加重,或并有其它严重症状如胸闷、 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⑤小儿、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⑥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⑦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⑧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⑨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⑩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感冒清热冲剂:

适应症: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引起头痛发热、咳嗽咽干、全身酸重、鼻流清涕。

注意事项:

素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 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②应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婴幼儿、年老体虚患者 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③服用三天后,症状无缓解,发热、咳嗽加重,并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④该药应放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⑤过敏体质者慎用;

⑥不适用于风热感冒。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⑦在服用本品期间应多饮开水、避风寒和忌食生冷油腻。

3、九味羌活丸:

处方:羌活 150g 防风 150g 苍术 150g 细辛 50g 川芎 100g 白芷 100g 黄芩 100g 甘草 100g 地黄 100g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除湿。

用于外感风寒挟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 肢体酸痛。

4、通宣理肺丸:






成分: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主治:外感咳嗽,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四肢酸懒,鼻流清涕。

5、午时茶颗粒:

成分:苍术、柴胡、羌活、防风、白芷、川芎、广藿香、前胡、连翘、陈皮、 山楂、枳实、麦芽(炒)、甘草、六神曲(炒)、桔梗、紫苏叶、厚朴、红茶。 功能与主治: 解表和中。

用于感受风寒,内伤食积,寒热吐泻。

6、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15分,防风15分,薄荷15分,桔梗15分,元参3钱,牛蒡子(炒)3钱,人中黄1钱,象贝母1钱,

射干1钱,黄芩(炒)1钱。 主治:时毒。

风邪上干肺胃,致咽喉肿痛,两颐发肿,身有寒热。

7、麻黄止嗽丸:

处方:橘红 60g 麻黄 1100g 桔梗 140g 川贝母 30g 五味子(醋蒸) 30g 茯苓 20g 细辛 20g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感冒风寒, 无汗鼻塞,咳嗽痰喘。

注意: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有汗及汗多者,肺虚痨嗽, 干咳无痰及心 脏病患者忌服。

8、小儿四症丸:

组成:广木香6克;苏叶45克;

陈皮、厚朴(姜制)、藿香、白术(麸炒)、茯苓(去皮)、炒麦芽、炒苍术各30克; 花粉、泽泻、山揸、猪苓、制半夏各22.5克; 白芷、桔梗、滑石、砂仁各15克; 神曲(麸炒)22.5克。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小便不利,肚腹胀痛;中暑中寒, 头痛身热,口渴舌干,烦躁不宁。健脾消食,止泻。 用于小儿麦秋泄泻,呕吐腹痛,身热尿少。

9、桑姜感冒片:

处方:桑叶 300g 菊花 120g 紫苏 160g 连翘 160g 苦杏仁 160g 干姜 100g

主治:散风清热,祛寒止咳。用于感冒,咳嗽,头痛,咽喉肿痛。 注意事项:

①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②适用于感冒初起,其表现为头痛、发热、怕风、咳嗽。

③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x7n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