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课例《传染病》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2022-10-16 09:23: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生物教学课例《传染病》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欢迎阅读!
教学课,初中生,传染病,教学设计,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传染病》教学设计总结反思

学科 教学课例名



了解传染病的概念及其特点,知道传染病的简单分

教材分析 类,知道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并且掌握预防措施,

了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1、让学生知道传染病的概念、特点。 2、能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

教学目标

3能够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了解艾滋病。

1、学生知道传染病,但是区分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易弄错。

2、学生对传染病的词语理解不够:病原体、传染

学生学习源、传播途径。 力分析

3、学生难以把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联系起来一起记忆。

4、学生可能知道了预防措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不一定能运用到所学知识去预防传染病。

1、提问引入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积极性。

教学策略选

2举例子,划关键词字,让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择与设计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参与进来,对课程内容理



初中生物 《传染病》




解更加深刻。

4、讨论法,适当的合作谈论能培养学生合作及其个人观点的表达。

1、引入:生活中的两种眼睛疾病:近视眼和结膜炎(提问区别)

2、传染病的定义: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疾病

3、传染病的特点:流行性和传染性。 4、传染病的分类(根据传播途径)。

教学过程

5、传染病的传播,通过让四名同学做握手游戏材料面粉。

6、传染病的预防,针对传播途径分别对应讲解预防措施。

7、了解艾滋病,病原体、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具体举例说明)。

1、传染病的讲解从生活中的传染病出发,讲解传染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最后回到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预防传染病。

课例研究

2、课堂增设实验,学生动手环节,能激发学生兴



趣,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于理解与记忆都是很有帮助的。

3、分组适当讨论,能够让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sh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