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欢迎阅读!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准“烟波浩渺、晶莹澄澈、无边无垠、风光旖旎、碧波万顷、恍然大悟、巍峨雄奇”等词语。
2、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 四、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1、月亮,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词常用的对象,在你积累的传统诗句中,有哪些是写月亮的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来自杜甫《月夜忆舍弟》这首诗中的其中的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了解作者: 季羡林(1911-2009),山东聊城人。语言学家、佛学家、翻译家、文学家。他精通多种语言,博古通今,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被称为“学界泰斗”。
主要作品:散文随笔《牛棚杂忆》《朗润集》《天竺心影》 等。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怀念那个小山村?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老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边读边把你认为优美的段落或者词语作上标记。 2、全班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文中的词语:
恍然大悟 烟波浩渺 乐此不疲 清光四溢 相映成趣 晶莹澄澈 离乡背井 漂泊天涯 良辰美景 荷塘月色 碧波万顷 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 巍峨雄奇 茂林修竹 宿鸟幽鸣 美妙绝伦 顶天立地 (1)、指名读词语,生生之间互相纠正。
(2)、指出易读错的字音:“恍、澄、顷、垠、旖旎”等,着重练习。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选择其中部分词语练习说话。 (4)、全班共读词语。 (三)、走进课文,深入体会
1、再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感受。 2、全班交流:
(1)、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这段话中,作者想到了哪些事?(数星星、摇知了)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乐此不疲、有趣)
(2)、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这段话中,作者回忆起了哪些往事?(赏月亮)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诗兴萌动)
3、作者明明是在回忆故乡的月亮,为什么写这些童年趣事呢?
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通过回忆这些往事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间接抒情)
4.除了写故乡的趣事,作者还写了很多地方的月亮和家乡的月亮作对比?。 对比一:异国月一故乡月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XL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