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柳宗元的教育智慧

2023-05-22 22:4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静待花开——柳宗元的教育智慧》,欢迎阅读!
柳宗元,花开,智慧,教育
静待花开——柳宗元的教育智慧

作者:雷绪山,王爱霞

来源:《新教育·科研版》 2020年第7



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初级实验中学 雷绪山 王爱霞

有一个小故事流传很广:母亲把两个苹果递给了年幼的儿子,儿子接过苹果后,每个苹果咬了一口。年轻的母亲非常伤心,正要发火训斥儿子的自私贪婪,这时的儿子却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你吃这个苹果,我尝过了,不酸!”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愤怒是因为没有耐心等待,等待之后或有另一番暖意。我们之所以缺少耐心,可能有如下三个原因——

一、难控的急躁心

我们常常不允许孩子犯错误,一旦犯错,往往会马上指出,要求孩子立刻纠正。如果孩子不接受,我们就会大发雷霆,结果却招来孩子更大的反抗。我班有个多次犯错的男孩登翰,组长让他坐在讲桌前反省,他拒不接受,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惩罚他,他也置若罔闻。我气急败坏,打算把他强行拖到办公室,关键时刻我还是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叫来同事做他的思想工作。事后反思,自己并没有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在没有做好思想工作之前,就想用粗暴强压的办法让他屈服,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好在我及时调整了策略,给自己和登翰都留下反思的时间,都能冷静地处理这件事。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制服孩子,而是要帮孩子成长。

很多时候,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但需要一定时间自我修正、反思。所以,孩子出现问题时,成人一定要学会冷静处理,双方都比较冷静时再谈问题,这时对问题的认识更准确,省去了彼此对峙无谓地耗费精力,也培养了孩子的自我反思能力。孩子出问题,最需要冷静的是成人。

二、太多的不放心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好多家长渴望孩子成长,但又怕孩子遭遇挫折,什么事都想帮孩子一把,总想让孩子走直线一样的成功之路,但往往事与愿违。我曾经看到一位家长,每次把孩子送到学校,都会快速下车,敏捷地拿起书包帮儿子背上,儿子也会顺从地接受。一个初中生,完全可以自己背书包,甚至可以自己上学,爸爸无微不至的关怀恰恰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小时候看过羊妈妈给小羊断奶的故事,羊妈妈的乳房涨得很大,却会无情地将要吃奶的小羊一脚踢开,动物能轻易做到的事,为什么我们人类做起来却那么困难?著名教育家、“知心姐姐”的主持人卢勤老师提出:“要陪孩子成长,不要替孩子成长。”“孩子不是你父母的工具,孩子的生命是为了本身的目的而存在,父母只是陪着孩子走一段路程而已。”家长过多的关心只会害了孩子,孩子总会长大,我们要慢下来,欣赏孩子摔跤,耐心等待孩子自己爬起来。

三、可怕的功利心

孩子成绩差了,很多家长会感到没有面子,常常会跟别的孩子比较,“人家的孩子能做到,为什么你就做不到?”“人家刘翔110米栏项目能跑1288,为什么你不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别人来说很简单的事,对于你来说可能是天大的难事,反之亦然。成长中的孩子不是杨树林中的一棵杨树苗,而是春天里万紫千红中的一株,别人家已经桃红柳绿,你家的枣树还枝秃叶无;别人家的青松可以做栋梁,你家的车前草可以做药材。孩子之所以是你的孩子,就是因为他的唯一性。和同事聊天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谈学习,都是好孩


子。”当然,学习还是要谈的,但不一定要跟别人比,而是要让孩子学会和自己比,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起上进心。人的贡献有大小,但幸福感是建立在对自己认可的基础之上。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更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谈到:“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因材施教。我们要弄清楚孩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符合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所以,我们在学习教育之道的同时,一定要静待花开,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别人没有的宝。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TL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