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的认识与理解》,欢迎阅读!

浅谈对小学英语新课改下教学目标的认识与理解
教师:樊晓芳 随着新课改和高效课堂的推进,我校也组织了不少教研活动,比如,组织教师网上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知识,组织领导、教师参加本校或校外的听课评课活动,教师撰写一些对新课程的认识等等,最近,学区领导又为我们打印、下发了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目标的学习材料,目的就是能够让教师吸收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并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我现任教小学五年级英语课,平时也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从中我也真切地体会到了新课改给小学英语课堂带来的活力.新课改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大大的改变小学生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学习状况,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今天,我们坐在一起,目的就是一起探讨一下,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学目标的原则与实施方法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我的确很荣幸能够参加本次交流活动,下面我就此将我浅薄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努力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能否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保持长久,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它影响着学生今后各个阶段英语学习。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歌曲和chant是激起学生兴趣的有效形式,它针对孩子天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把音乐带入课堂,用歌曲来导入新课、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明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外,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充分利用实物教学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摸、闻、听、触结合起来,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中:我常常把一节课的新单词变成儿歌来让学生们说唱,加以有趣的动作,学生们爱学而且效率大大的提高了。我常常让学生看着真实的物品学单词,并且摸着、说着、品尝着,把学生拉进现实中,并让他们真实地表演出来,这样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就连平时不爱动口动手的同学也兴奋地表演起来。学生把课堂当作了娱乐的场所,课后回味无穷。
二、用“夸",来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作为小学生,对英语既好奇又陌生,他们喜欢听录音机里念的不熟悉的语言,喜欢听老师给他们唱的英文歌谣.可是在课堂上,由于怕说错而引起别人的嘲笑,他们羞怯于表达。在这种情形下,多夸夸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信,他就会敢于发言。学生表现欲望强烈,他们期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同时也更渴望得到同学们,尤其是老师的激励和赞扬,这是他们实现持续
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有效保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学生的点滴变化,经常表扬先进,鼓励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哪怕是一个极其细小的地方,总对他们说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这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很浓,热情很高,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课堂教学语言应简明易懂
简单明了的指令语能够使教师讲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相对增加。教师在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使用英语,这样可以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英语指示语应当简单和明了.然而,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有限,尽量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词句,必要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TPR”最能让学生在“做中学” 。如,教big, small, short, long, tall等单词时,教师借助肢体语言进行教学演示,“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等,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些单词的汉语意思,并且,学生也在一起跟老师做肢体语言表演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他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创设英语的教学的真实情境,有经历才有效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言语情境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境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能力。那么如何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呢?在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的语言环境,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例如:在教授三年级go shopping一课时,我在桌子上放了一些物品,简单的内容,轻松的情节,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表演、简笔画、图片或幻灯片,巧设情景.如在学习动物时,我首先用简笔画画下各种动物的图画,然后,我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长相,并让学生进行问答:“Do you like cat?”.通过图画、动作的方式学生很快掌握所学内容。还有,在学习文具的词汇时,有的教师设计了利用pen, pencil, pencil—case, eraser, ruler, 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我觉得这些做法,很好地创设了英语教学的真实情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小学英语新课程全面实施以来,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理念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伴随这些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认识上的误区,如下:
(一)过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忽略要给学生平静思维的时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气氛的活跃的确能从某一个角度反应出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教师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教学本身是一个自然的活动过程,有
踊跃发言的高峰期,也要有平静思索的过渡期,而不是一味的兴奋和激动。很多课堂表面的热闹和热烈可能损害教学的内在功能.如,学生在教师提出一个启发性问题后,应有短时间的平静,这时候,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没有做游戏活动时那么兴奋,但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却正在悄悄的展开。 (二)评价多元化处理不当,导致评价的繁琐和失效
新课程改革倡导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但是,评价方式多元化如果执行不当,很容易出现评价的过分繁琐。我们在小学英语公开课上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评价,有贴小红花的,有贴小苹果的,红五星的等等.学生说每说对了一个答案,老师就要匆匆忙忙赶回贴东西的地方加个标志,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浪费了很多时间,人为地减少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同时,鼓励与夸奖的滥用也是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误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小学英语一些课堂上,只要学生说对了,教师就让全班鼓掌或齐声说:“Good,good,very good 或是 one,two,three,super!”等。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是必要的,但对于那些体现不出太多思维创造的模仿,只要肯定发音的正确,无须用太夸张的语言来评价.在这点上,我承认,我有时候的确也存在这样的做法,总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还有,评价以鼓励为主,但教师也要明白:没有惩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但是适当地采用一些文明的惩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并让他们明辨是非,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例如:当学生当中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等现象时,教师就要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作出处理,去掉小组比赛中的星星,或是出示警告标记等. (三)活动课重形式,轻实效
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广泛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总之,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这些尝试,我收获很大。但这只是一个开端,我要做的还有很多,还需要不断学习新课改、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关理论,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充实我的课堂。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个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尤其对于我们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认识上的误区应属正常,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探索,那么,我们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加稳步和扎实。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