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描写春天的古诗

2023-05-09 11:4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描写春天的古诗》,欢迎阅读!
王安石,古诗,描写,春天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家、改革家。下面是关于王安石描写春天的的内容,欢迎阅读!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与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绿:吹绿。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长江特称为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创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也有争议,虽然都认为写于王安石晚期,但是具体的说法主要有三种意见: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神宗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


赏析

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与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江南岸,圈去字,注曰:不好。改为,复圈去而改为,旋改为,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w2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