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读胡适自传有感

2022-10-24 10:44:4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读胡适自传有感》,欢迎阅读!
胡适,恶性循环,自传,良性,有感
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读胡适自传有感



王财贵主张,儿童读经就是让孩子多念多反复乃至于会背诵!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 这种教学法有道理否?

这种教学法没有什么道理。虽然在古代,因为种种原因存在一定合理性,但对于当代儿童来说,尽管我竭尽全力想从多元思考的角度为这种方法找到一些合理性,可惜实在是无能为力。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的问题,而是害莫大焉的问题。 胡适的自传记录了他读私塾时的情景。 其中不少内容可以给我们很大启发。

胡适读私塾的时候,有两大门派,一个门派就是王财贵主张的死记硬背派,不管懂不懂,只管背。另外一个门派是不仅背还要讲解。 死记硬背派的学费比较便宜。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胡适说,于学费比较低,先生对这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小学生初念有韵的书,也还不十分叫苦。后来念《幼学琼林》《四书》一类的散文,他们自然毫不觉得有趣味,因为全不懂得书中说的是什么。因为这个缘故,许多学生常常赖学;先有嗣昭,后来有个士祥,都是有名的赖学胚。他们都属于这每年两元钱的阶级。因为逃学,先生生了气,打的更利害。越打的利害,他们越要逃学。

通过胡适的记述我们看到,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就很容易让孩子进入求


知的恶性循环。

因为不懂,所以缺乏兴趣,因为缺乏兴趣所有厌学逃学,因为厌学逃学,所以就得逼迫,因为逼迫免不了受罚挨打,受罚挨打的结果,就是更加厌恶学习

这简直是让一个孩子迅速厌学的最快捷路径。

胡适略带惋惜的回忆说:有个叫嗣昭的孩子,比我大两三岁,天资不算笨,却不爱读书,最爱逃学,土话叫做赖学。他逃出去,往往躲在麦田或稻田里,宁可睡在田里挨饿,却不愿念书。嗣昭被捉回来了,总得挨一顿毒打。

胡适的母亲看出这种教学法的弊端。所以他抛弃了前面提到的死记硬背派,而是选择了讲解派。即便讲解派的学费是前者的数倍。

她叮嘱先生一定不能死记硬背,一定要给孩子讲解。胡适回忆说: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我先已认得了近千个方字每个字都经过父母的讲解,故进学堂之后,不觉得很苦。念的几本书虽然有许多是乡里先生讲不明白的,但每天总遇着几句可懂的话。我最喜欢朱子《小学》里的记述古人行事的部分,因为那些部分最容易懂得,所以比较最有趣味。

同学之中有念《幼学琼林》的,我常常帮他们的忙,教他们不认得的生字,因此常常借这些书看;他们念大字,我却最爱看《幼学琼林》的小注,因为注文中有许多神话和故事,《四书》《五经》有趣味多了。 有一天,一件小事使我忽然明白我母亲增加学金的大恩惠。一个同学的母亲来请禹臣先生代写家信给她的丈夫;信写成了,先生交她的儿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z1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