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科学教学》,欢迎阅读!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科学教学
作者:裴建国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年第1期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科学教学
裴建国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第四中学浙江平阳325400)
【摘要】教育立足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核心素养。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科教育工作上的具体体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体现素质教育的独特贡献。运用在初中科学教学上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和让学生逐步形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科学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三个方面的内容,科学素养求真,文化素养璨美,道德素养向善,这几个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成为统一的整体。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06-01
一、彰显科学学科教学特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1.构建知识脉络体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著名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认为,图式法具有积极主动加工的特点。对于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运用图式法,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围绕某一主题方式而组织起来的思维导图的形式贮存起来。科学学科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初步接触这门学科时,应该有宏观的对学科的内部知识联系的掌控,通过内在联系,和一定的方式有机地将此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体系。例如在“种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种族密度、种族特征、种族地理位置、人数比例、历史分界等多方面的知识做一系统的整合。
2.开展探究教学,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探究是科学的核心。教师在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各种探究性教育活动,提高科学教学和学习的探究性,体现核心,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追求科学学科的真谛,促进学生对科学学科本质的理解。
还可以利用实验来开展探究性教学,针对比热容内容的教学,教师有时候抹杀科学求真的本质,效果不佳。这时可以带学生进入实验室,结合书本知识点,按教材步骤,分别用两盏酒精灯加热,热功率不一样;两只烧杯吸收的热量受外界因素影响,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解释图像的意义,引出概念,这样学生就在实验、计算、画图的自我参与中解决了问题,再从科学抽象的过程中分解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养成了乐于探究、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3.进行小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加强小组活动探究活动,是课堂高效率高参与度的有效保障。开展小组或者小课题研究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培养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u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