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艾滋病疫情防治影响因素的社会文化分析》,欢迎阅读!

The Factors interacting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作者:刘谦[1,2];生龙曲珍[3]
作者机构:[1]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2]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872;[3]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北京100101
出版物刊名:社会建设 页码:64-74页
年卷期: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艾滋病;社会变迁;传统文化
摘要:我国艾滋病疫情的发展深受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影响,防治艾滋病理应在流行病学知识基础上增加对其社会性的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经历的市场化、个体化和法制化进程使得艾滋病疫情在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主要传播途径,进而形成不同的高危人群,呈现出“经血液传播为主”到“经性传播为主”的途径变化,以及从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向老年男性等一般目标人群扩散的态势。市场化浪潮下的贫富差距推动了血液和性的商业化,观念层面个体主义的兴起更进一步深化了权利意识、刺激了个体需求,法制化进程推进的同时,和艾滋病防治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同时,疫情的发展与遏止也脱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这些因素向我国艾滋病防治事业提出了种种机遇和挑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t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