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6-2 药酒的食疗与应用

2023-01-19 08:5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6-2 药酒的食疗与应用》,欢迎阅读!
食疗,药酒,中医,笔记,应用
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6-2 药酒的食疗与应用

人类最初的饮酒行为,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密切关系。药酒有5000多年历史。历代医家都非常注意药酒的食疗应用

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云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等医籍中,均载有药酒的佩服及服法。

酒与药物的结合是饮酒养生的一大进步。

饮酒养生较适宜于气血运行迟缓者,年老者,阳气不振者,及体内有寒气,有痹阻,有瘀滞者。这是单纯就酒而言,不是指药酒。

药酒随着所用药物的不同具有不同性能:用补者有补血,滋阴,温阳,益气的不同;用攻者有化痰,燥湿,理气,行血,消积等的区别。因此,药酒不能一概论之。

酒与食疗密不可分,主要原因是酒有三个特点: 1、易于接受。

药酒本身是一种可口的饮料,一杯口味醇正,香气浓郁的药酒,既没有良药苦口的烦恼,也没有打针补液的痛苦,带来的是一种佳酿美酒的享受,所以易于接受。

2、酒可以行药势。

药酒是加入中药的酒,酒本身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酒其性热,走而不守,既有调和气血,贯通络脉之功,又有振阳除寒,祛湿散风之效。故古人谓“酒为诸药之长。”它能增加药效。如使理气行血药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也能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

3、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具有防腐作用。

中药很多成分都易于溶解于酒精之中,另外一般药酒都能保存数月甚至数年时间不变质,给饮酒食疗养生者极大的便利。

从各个医家著述对药酒的制作,归纳起来分三类: 1、药物加工,切细成料后直接用酒浸渍而成。 2、药物用水煮汁加曲酿制而成。

3、药物用水煮汁酿酒,再浸渍其他药料而成。

《千金方》中杜仲酒,麻子酒,就分别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制成的。 大致涉及酒的选择,药料的取材,及加工制备的方法,过滤澄清等几个方面。 早期的药酒是采用以曲酿造的米酒,宋代到明代,仍以此为主。清代渐渐普及用白酒(烧酒)做药酒的底料。

药酒在制备过程中,可根据各品种的不同特点,加一定量的调味着色剂以方便患者服用,以缓和药性,提高制剂质量。

药酒注意事项很多: 1、不宜过量。

长期饮酒过量损害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批判以酒为浆的过度饮酒的生活方式。 2、辨证服用。

中医在药酒的使用上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服用,尤其是保健性药酒,更应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强弱,嗜好选择性服用。


3、因人而异,注意禁忌。

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辨证服用,是最基本原则。还必须根据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时令节气等选择酒的应用

任何养生保健的方法都要持之以恒,久之方可受益,饮酒养生也是如此。古人认为坚持饮酒才可以使酒气相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孙思邈:“凡服药酒,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绝则不得药力。”药酒要长期服用。 药酒的配方功能性味有异,关键要看清服用的注意事项,如外用,内服,忌口,禁房事等问题,服用时应遵守。只有合理的使用药酒,才能发挥药酒的优点和特长,达到食疗功效。



本节小结:祛病强身杯中物,行气活血合药酒。不可过量因人宜,注重禁忌辨证服。 食疗小贴士:黑豆回春酒

材料:黑豆300g,枸杞30g,黄芪30g,黄酒1瓶,冰糖少许。 步骤:

1、放入配料。在洗净并消毒的玻璃罐中放入黑豆,枸杞,黄芪,冰糖并倒入黄酒。 2、密封。将容器完全密封。静置1个月。 功效:补肾益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lt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