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学校管理制度的特性》,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学校管理制度的特性
作者:金安绪
来源:《甘肃教育督导》2013年第03期
一、人文性: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适合本校教师与学生,体现人文性。
学校制度不是给少数人制定规则,强制多数人按规则行事的过程,也不是依靠利益因素诱导师生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师生主体性,激发出意志、理解、创造、情感等积极人性因素,增强理解能力和交往能力,进而建立与他人、与组织更和谐的关系,最终实现自我、他人、组织共同发展的过程。学校管理积极倡导,在用人制度上,“赛马”比“相马”更重要;在评价制度上,鼓励比“诊断”更重要:在分配制度上,激励比惩罚更重要,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文性集中体现为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加大了对骨干教师的奖励倾斜,加大了对学校作出贡献教工的奖励及在指导学生获奖方面的奖励。学校坚持“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教代会、工会为基础”的组织建设。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加强党员的自身建设。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教代会、工会将肩负全体教工所赋予的重任,认真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各项义务,在校务公开、制度建设、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二、统筹性:学校制度也要有规划有目的,分阶段与分实际实施与制定。
管理制度必须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保持相对不变,这样才能真正地起到调试和控制作用。当然,稳定不等于僵化。在新的情况下,也应当随之进行修改完善。在学校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把稳定性和发展性统一起来,不可绝对化。现在学校管理中一个常用的词是“制度化”。意思是某项工作要形成制度,常抓不懈,有章可循,持之以恒,不能时冷时热,随心所欲。在“制度化”的要求中,建章建制成了常规工作。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形成制度,学校的制度越来越多。可是这些制度真的具有可行性,真的起到了作用?结果出现这样情况:一方面是学校制定的制度一套一套,形成系列,形成体系,内容不可谓不完备,装帧不可谓不漂亮;一方面是学校工作依然如故,新的制度并没有被当成新的准则,并没有起到约束人的作用,谁也不当一回事。制度管理本是一种管理方法,是对工作程序、方法、要领等的规定,体现理性主导的原则,可以保证工作沿着一定的轨道运行。好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规避风险,避免失误,激励师生,引领发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当制度变成文字游戏的时候,不能不说是教育管理的一大悲哀。
三、符合性:学校制度要与国家总目标相一致,结合本地区与本校实际制定符合实际的制度。
制度要求太高,脱离实际,缺乏可行性也是制度流于形式的原因。常见一些制度具体而微,毫不含糊,诸如一天怎样,一周怎样,一月怎样都有明确的规定。不管能否做到,不管是否值得这样去做,大大小小的制度都这样写。似乎越严苛越好,越激进越好。从字面上看词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铿锵、气势盛大、精神执着,思想超前,实际上很难落实。一味的唱高调,说“狠话”,使得我们的管理制度成了一篇曲高和寡的表面文章。
学校制度的生命在于能否得到切合实际的执行。这直接反映着管理者的领导才能、人格魅力。可是有的学校只管订制度,却不去执行制制;有的管理者只用制度去约束别人却不去以身示范,以身作则,难以服众;有的只是机械地抠字眼,背条例,以致剑走偏锋,事与愿违。凡此种种,不免走入“制度化”的误区。
走出“制度化”的误区,需要管理者科学制定制度。按照“非必要不订制度”的原则,避免“法”多扰民。制度的内容要求要符合实际。俗话说“跳一跳摘到桃”。学校的制度是约束人的,也是引领人的发展的。制度应该基于现实,略高于现实。管理者应该让大家了解制度的内涵,懂得约束的意义,获得执行制度的信心。不是确有需要不要提出过于严苛的要求,避免产生抵触情绪和畏难心理。
四、可操作性:制度一定要可操作,不可太大太虚,目的明确可操作。比如在构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中,能够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逐步健全了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事故预防措施,并尽可能的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此外积极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定期开展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及培训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等。
总之学校制度建设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管理制度就会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D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