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公民道德建设与核心价值观的再思考》,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民道德建设与核心价值观的再思考
作者:王亦秋
来源:《成长·读写月刊》2016年第10期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变革,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利益结构及利益主体,导致公民道德共识方式面临巨大的困境与挑战,在公民道德的建设内容与建设方式等问题上,需要有新的研究与探索。现阶段,我国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是核心价值观从思想提议到行动落实的重要选择,而核心价值观则是让公民道德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现实需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并强调其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规范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国共产党一向特别关注公民道德建设,将其当作尤其在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和意识形态的关键内容。建立新中国后,我党通过宪法、党章、重要文件、领导人讲话等方式,不断重申与强调建设公民道德的作用,并制定出严格的公民道德规范,国家与地方积极开展群众活动,并获得良好的效果,总结出丰富的经验。 一、公民道德建设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升华与凝练,其内容包括:民主、富强、和谐、文明;平等、爱国、法治、公正;友善、诚信、敬业、爱国。其中属于国家领域的有:民主、富强、和谐、文明;社会领域的有:平等、爱国、法治、公正;个人领域的有:友善、诚信、敬业、爱国。公民优秀的道德素质和社会均衡的道德水平,是建立健全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的伦理环境。
党18大会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任务是增强公民道德素质。要将德治与法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强化个人品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传承、弘扬时代新风和中华优秀美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既能够增强公民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既有彰显公民道德追求与道德理想的功能,也是国家得以发展的根基,在展示与提升民族形象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建立与实施公民道德规范是系统、长期的工程。其内容包括在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等各层次国民教育中融入公民道德规范;要在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公民道德规范;重视道德规范宣传与开展实践活动等。
二、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间的关系 1.核心价值观能够规划并指导公民道德建设
核心价值观不但增强道德建设的原有内容,也从个人、社会、国家等角度提出建设公民道德体系的方针策略。弘扬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的提高公民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凝聚力、吸引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及影响力,支持公民道德建设合目的、合规范、持续、稳定的发展。所以,重视公民道德建设,要借助核心价值观来促进道德建设,并将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建设的各个环节中。 2.核心价值观能够升华公民道德建设
核心价值观属于道德体系的一部分,是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品德。公民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细化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具体的奖惩机制与行为准则,让每个公民都能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换而言之,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其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其侧重面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并规范化与具体化上述内容,使其成为公民认可、接受、遵守的行为规范。所以核心价值观能够升华公民道德建设,同时公民道德建设也彰显出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最后、公民道德建设能够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进而更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历经理论研究而得以完善。这是升华道德规范、道德意识、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将道德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的过程。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三、公民道德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发展的策略 1.重视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通俗化教育
核心价值观具有凝练性特点,只有细致分析其内涵,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实践。我们要将抽象概念逐步转化成具体的理念、思想、价值,设计出群众喜闻乐见、容易理解的内容,让其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日常化,从政治话语转变成生活话语,从理论术语转化成大众话语,用平实的语言解释抽象的理论。核心价值观要以公民群体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为基础进行理论教育,要重视社会焦点与现实热点,以群众现实诉求为切入点解释核心价值观,对就业、住房、医疗、社保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并将政府措施向公民解释清楚。 2.重视教育,引导群众不断践行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既依赖于外在因素的引导与制约,也是其主体逐步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将日常生活与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完成“行”与“知”的统一,进而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在道德建设过程中提高公民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可。以公共场合礼仪、人际交往礼仪、家庭礼仪为主要内容开展知识竞赛,借助微博、微信、报刊、网络、电视等方式普及文明知识,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和判断能力,进而有效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3.逐步健全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为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制度具有规范人们行为,使其建立起内在品性、养成良好习惯。核心价值观指引我国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方向与性质,而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对人们认识理解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响。所以,建设核心价值观既要德义感召、教育引导,也要制定保障、奖惩、评价机制。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中,才能更有效的体现出法规政策的约束、导向作用,才能提高群众树立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核心价值观要体现出知行合一,就要重视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工作,体现出机制、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支持作用,为核心价值观顺利实施提供必要外部保障。
综上所诉,其中公民个人领域的价值准则具有较强的大众性、渗透性、广泛性,全面组织公民道德实践是发展与完善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工程。公民道德建设获得的成就,为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精神食粮,扩宽与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宏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公民道德建设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5. [2]董朝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逻辑探研[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p0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