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倡导人性化并不意味着要抛弃管理制度》,欢迎阅读!

倡导人性化,并不意味着要抛弃管理制度
“万物莫不有规矩。”讲“规矩”不仅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一种修养、一种情操。大多数员工都能做到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但也有极少数员工缺乏规矩意识,做事不“讲规矩”,只“看心情”“看利益”。结果一个个不讲“规矩”的“小问题”慢慢变成了“大窟窿”,铸成了“大错误”。
企业也是个小社会,必然存在着人情世故。所以很多人说,大家都在一个公司混的,你给我面子,我就给你面子。我推荐个人进来,你都不给我面子,这友谊的小船是翻了。道理大家都懂,工作虽然要有韧性和柔性,但该自己的职责和原则把握好,不要把公司领导的信任和公司利益作为私交的筹码。把自己该把的关,把决策交给领导。否则,总有一天,会引火上身。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各级管理人员都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具体而言,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规矩”,努力做到对上,不拉关系;对下,不搞圈子;对友,不搞团伙;对己,严格要求,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好表率。
首先,制度管理是一个成功企业的根本。任何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人员多少,都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其日常经营活动加以约束。没有制度,只会使企业陷入混乱的无序的困境,造成内部资源无谓的浪费。
其次,人情只能是制度以外额外的辅助,是对制度没有遇见到的
情况作出的特别处理。因此,人情只能是暂时的、偶尔的、一次性的手段。如果某种人情被日常化、习惯化,那就成了不成文的制度了。
再次,不成文的制度是危险的。企业不需要不成文的制度,那只会造成管理的混乱和员工对管理人员的不信任。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建立在经济人这个概念上,即所有人都有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不成文的制度,会助长这种倾向,造成正式的、合理的、规范的制度被空洞化,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不成文的制度。而这些不成文的制度恰恰都是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倾向的。那么,最终受损的将是企业本身。
所以,制度才是企业的核心。由此衍生的企业文化,只是一种人性化的制度,即在制度基础上,预备了人性化管理的受理窗口,可以解决制度没有规定的、突发的、紧急的、必须的人情管理,并且对其中某些诉求制度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关系。一个小公司,规定如果每个月请假超过3次,则本月奖金没有。一次,一个企业骨干的父亲住院,该员工一个月请假超过了5次。但是,他通过其它时间加班把自己的工作还按时完成了。那么,要不要扣除这个月的奖金呢? 按照制度,是要扣的,而且确实公司扣除了他的奖金。不过,老板自己拿出了更多的钱给他作为公司对他家人的抚慰金,同时也是对他敬业工作的奖励。
这里面,涉及到几个因素:制度的执行、制度的合理性、人性化的变通方式。任何一个公司,制度制定就是为了执行的,否则,这个制度等同于无效。制度其实就是一个公司成员间的“信用”,如果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R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