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对调皮孩子的教育对策》,欢迎阅读!

浅谈对调皮孩子的教育对策
孩子的一些过度调皮的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当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有时情况有了好转,过一阵子又会出现反复,假如一时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所以,对待“调皮”孩子,教师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一时改不了的要耐心等待,积极引导,要相信只要坚持
下去,孩子总有变好的一天。
老师们坐在一起聊天,经常会不约而同地谈论起自己班里让人感到束手无策的“调皮”孩子,而且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两个让老师头疼的“调皮”孩
子。
这些“调皮”孩子的问题行为很多:与同伴打架争抢玩具;上课不专心听讲,过度好动;乱发脾气,攻击性强,损坏东西等。老师为此大伤脑筋,有时好言相劝,有时厉声呵斥,有
时甚至还来点惩罚手段,但收效总不大。
对此,我翻阅了一些书籍、资料,寻找教育这些“调皮”孩子的对策。
一、准确对待幼儿的“调皮”行为
对于“调皮”幼儿,很多老师往往把他们的淘气、打闹、喜欢搞“恶作剧”等行为看成是有意破坏、捣乱,并随意扣上“坏孩子”的帽子,这势必给幼儿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其实假如我们静下心来便不难看出,“调皮”幼儿的很多行为与普通幼儿的表现并没什么两样,仅仅水准上更强烈一些;很多“调皮”行为还蕴涵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动、好问是探索求知的表现,不听话往往反映出孩子有主见,好争斗则表达出孩子有进取心等。仅仅当这些表现不分场合、时间或者强度过大时,就需要我们理智地对待,实行恰当的引导和教
育。
二、区别对待,多给“调皮”幼儿一份关爱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过度调皮的孩子被盛怒之下的老师动用了消极的教育方式——孤立他们。实践证明,被成人或集体厌弃的幼儿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这样造成恶性循环,离我们预期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远。要知道,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时时注重调皮孩子的言行,理解他的内心需求,宽容他的幼稚无知,尊重他的个性特点,甚至允许他暂时犯一些错误。曾教过一个叫洋洋的男孩,他很喜欢捣乱,活动
时常常打打闹闹,攻击性很强。经理解,他母亲改嫁,父亲常常工作在外,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所以,我像妈妈一样去关心他,与他亲近,让他感到“老师是爱我的”。这样他就愿意向我敞开心扉,让我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所以,当“调皮”幼儿的行为出现问题时,老师首先要冷静,然后做深入细致的观察理解,寻找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分别对待。假如是幼儿正常的年龄特征表现,比方,幼儿以为好玩而为之的“恶作剧”应给予理解与引导;假如是家庭方面的原因,就应做好家长工作,如建议家长采取“冷处理”,精神鼓励等方法,
对于“霸道”的幼儿,可用榜样说服法、诱导法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F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