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有哪些规定的种类

2023-01-12 22:08:4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工作时间有哪些规定的种类》,欢迎阅读!
种类,哪些,规定,时间,工作
工作时间有哪些规定的种类



工作时间,又称法定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工作义务,在法定限度内,在用人单位从事工作或者生产的时间。工作时间规定的种类如下:

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每日工作不超过8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2、缩短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在特殊情况下劳动者的工作间长度少于标准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即每日工作少于8小时。缩工作日适用于:

(1)从事矿山井下、高温、有毒有害、特别繁重或过度紧张等作业的劳动者;

(2)从事夜班工作的劳动者; (3)哺乳期内的女职工。

3、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标准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即日工作间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延长工作时间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4、不定时工作时间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不定时工作时间,又称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无固定工作时数限制的工时制度。适用于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不受固定工作时间限制的劳动者。

即分别以周、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日:

(1)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3)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上班时间,并按劳动法第44条第(1)项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44条第(3)项的规定支付工资报酬。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5、计件工作时间

计件工作时间是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时制度 在职工制度工作时间计算方面,年工作日为250天,由365天扣104天休息日再扣除11天法定节假日所得;工作日为62.5天,250天÷4个季度所得;工作日为20.83天,由250天÷12个月所得。工作小时数的计算方法为:以月、季、年的工作日×每日8小时。

通知明确,职工月计薪天数21.75天,由(365-104天)÷12个月所得。职工日工资的计算办法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的计算办法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因此,用人单位应该安排好劳动者的工作日内间歇时间,给予劳动者12个小时合理的休息和用膳时间,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这段时间不算作工作时间,可以不支付工资。

猜你喜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3h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