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学案 人民版必修3

2022-10-13 11:04:5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学案 人民版必修3 》,欢迎阅读!
响水,江苏省,古典文学,必修,中国
专题二(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一)教学目标

考纲(理)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考纲(文)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不同时期文学色。

(二)学习导学 一、《诗经》

1、时间:___初年至_____,约500年,共计305首诗歌。北方文学的代表 2、内容《___》是精粹,民间歌谣,反映下层人民生,也揭露阶级压迫和剥削(《关雎》《硕鼠》《____》是周王城的诗歌,反映贵族的生活和情感,分为《小雅》《大雅》

《____》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的歌颂。

3、特点: ⑴句式以____诗体为主,或间以杂言;⑵风格为___主义

4、地位:⑴中国最古老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⑵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二、楚辞

1、产生:公元前__世纪产生于南方__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屈原是杰出代表。 2、特点:①句式较为灵活,长短不一。②风格为____主义的创作手法。 3、地位意义:风骚并称,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4、屈原:代表作《___》。他追求“美政”,同情人民,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汉赋

1、汉赋特点: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___文和___文并用的文体。

2、西汉赋:汉武帝时为全盛阶段,气势恢弘、词藻华美。____《子虚赋》《上林赋》 3、东汉赋:代表__、___,短篇赋兴起,摆脱了文辞铺张的弊病,意境清新活泼。 四、唐诗

1、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政策和科举制度的的推动。中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2、代表人物:

1李白,体现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具有__主义风格 2)杜甫,唐朝由盛转衰。揭露统治阶级政治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同情人民、关怀国事,反映这个急剧变化的现实。(“诗史”)他的诗风深沉浓郁。

3)白居易,中唐国势日衰。他倡导诗歌沿着现实主义方向发展,追求浅显平易诗风。 五、宋代词苑

1、产生: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唐朝民间产生,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2、北宋:___为婉约派代表,其词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___为豪放派代表,对词发展贡献巨大,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社会人生。

3、南宋:李清照是____派代表,蕴含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辛弃疾是____派集大



13


成者。

4宋词兴盛原因 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适应了市民阶层娱乐生活需要。阶级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思想情感。

六、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标志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1散曲:__时期北方民间流行并兴盛于元明的一种诗歌体裁。包括小令和套数等形式。 特点:音节和用韵上较自由,句子长短参差,多用方言俗语。内容题材广阔,描绘生动。 影响: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元杂剧(北曲或北杂剧)

①特点: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演唱。

②代表人物:____《感天动地窦娥冤》③表演场所:“____”勾栏”或 “瓦子”

④兴盛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娱乐生活需要;统治阶级宴乐的需要。文化政策。 七、明清小说

商业发展,适应市民阶层娱乐生活的需求。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不满。 作品

作者

时间

内容特点

体裁特点和价值

三言、二拍 梦龙、凌濛初明朝 吴敬梓 史》

《红楼梦》 曹雪芹 蒲松龄 异》

清朝 清朝 清朝

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明代社短篇白话世情小说 会生活风貌。

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乡绅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的生活

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运,批判礼教 借花妖狐魅,艺术地反映了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 现实社会

(三)巩固迁移

1、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B.小雅主要歌颂祖先和当权者的功德 C“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D“风”主要记叙人民反抗贵族的斗

2、右图为讲史话本(元刊本)《新全相三国志平话》书影,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A书影字体是真书 B铜活字印制而成C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 D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的繁

3、元代杂剧兴盛,作家众多,名剧迭出。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杂剧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故又被称为北曲 B.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杂剧的代表作品

C.杂剧的固定演出场所被称为“勾栏” D.杂剧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排斥



14


4、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5、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A.王羲之的行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 B.元杂居标志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C..作为文学体裁的词开始产生于宋朝 D.小说的兴盛反映小农经济时代的要

材料一 (元杂剧)“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巫释道商贾之人情物性,殊方异域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许多剧本,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揭露了现实生活中封建制度的弊陋丑恶,歌颂了被迫害者的反抗精神。 ——《简析元代叙事文学兴盛景象》

材料二 (杂剧)其以声文缀于君臣、夫妇、仙释氏之典故,以警人视听,使痴儿女知有古今美恶成败之劝惩,则出于关、庾(庾吉甫,元剧作家)氏传奇之变。——(元末)杨维桢

⑴结合材料一回答,元杂剧有何特点?

⑵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元杂剧有怎样的社会功能。



1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T2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