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十大书法作品》,欢迎阅读!

二十大书法作品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比较强,而楷书更适合欣赏。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二十大书法作品吧!
汉字由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最早的文字被称为“书契”。甲骨文、金文是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所以笔画就显得粗壮、古朴、率意、简练。后来随着造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刻在竹片或木片上的称为“竹木简”,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的称为“甲骨文”。“甲骨文”与“金文”虽然有联系,但是已经完全是两码事。金文大都出土于商朝,所以又叫“殷墟文字”。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是金属器上铸刻的文字。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故汉代金文在秦代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九成宫醴泉铭碑 2。多宝塔碑 3。祭侄稿
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省有人将《多宝塔》等20件唐代著名碑帖拓本传到日本。其中《九成宫醴泉铭》等7件被认定是中国最早的书法作品。因此,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决定举办《中国书法艺术展》,专门展示《九成宫醴泉铭》等20件名碑珍品。可以想象,当我
- 1 -
们打开这些沉睡了千百年的古老石刻,其中蕴含的古朴典雅、雄浑飘逸的风格魅力,将深深地感染每一位观众。
3。礼器碑唐代(公元618年— 907年)中期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撰文并书,原石久佚,传世有宋拓本,宋欧阳修、清乾隆、宣统诸拓本,行书共32行,每行字数不等。此帖通篇用笔方整严谨,平淡古朴,犹如“锥画沙”、“印印泥”,给人以瘦硬挺拔,疏朗有致,空灵剔透的感觉。米芾云:“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4。虞恭公温彦博碑初拓本。碑高三尺五寸七分,宽二尺七寸六分,行三十六字。由清翁方纲、吴荣光、冯桂芬等十二家题跋。书法方整峻健,瘦硬劲挺,结体疏宕秀丽,字体端庄遒美,深具丰腴之态,向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5。张黑女墓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三十六点三厘米,横五十八厘米。楷书二十四行,满行十九字,三百四十七字。虽无年月款,但根据其书风推断,应为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刻,比欧阳询早三十三年。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P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