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乡村汇报提纲》,欢迎阅读!

乡 村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1、村情地域基本情况。
村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620户,1780口人,其中劳动力120人。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0元。耕地面积220亩,其中水田148亩,经济作物650亩,大田作物21202亩,主要以种植玉米大豆为主;林地2900亩;水面5亩。养殖业以养黄牛为主,2021年黄牛存栏3000头。
村情特点和优势:1、账外地、开荒地共10667.94亩,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有较大优势。2、玉米种植产业与畜牧业相结合,有利于秸秆的综合利用与绿色产业的发展。
2、党支部班子队伍建设。
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8人,女党员6人,平均年龄45岁,流动党员15人,具有高中学历以上8人,积极分子12人。村支部班子有书记1名、支委2人。
3、围绕“三个重塑”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
村党支部以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改善村屯环境为目标,着力推动“三个重塑”:一是体制机制重塑,深层次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通过支部引领发展玉米、养殖产业合作社、组建互助组等方式,打破原有各家各户分散经营,抵御市场风险小、与市场链接不紧密等问题;
二是资要素重塑,充分利用并挖掘村屯现有的山水资、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种植业、养殖业,让自然资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是产品产业重塑,因地制宜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深层次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增加畜牧业养殖份额,构建“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优化产业结构,提村民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发展环境,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围绕乡村振兴确定的重点工作
1、以落实“三个重塑”为重点,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第 1 页 共 3 页
在种植业方面,村种植玉米的大户较多,在支部牵线引导下,发展玉米产业经济人12人,并由村委会建成120吨的大称,在方便本村玉米销售的情况下,也为全乡提供了方便,在村促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玉米产业链条。同时,鼓励农户种植大豆、圆葱、豆角等经济作物,进一步推进村种植产业的合理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在养殖业方面,在支部扶持下,由党员带头示范引领,为群众在发展养殖产业方面做好表率和支持,由党员车洪孝等养牛大户带头,带领养牛户共发展黄牛养殖3000余头,由曹向东等8名经济人组成的养殖互助组带头负责销售,销往到长春、延吉、汪清、敦化等地,促成了村黄牛养殖产销链条。由党员夏忠宇为代表发展养鸡产业,年出栏10万羽,产品销售到牡丹江、哈尔滨等地。由党员杜吉文、米玉兰等养猪大户带头,全村共发展养猪20余头,由党员郭远志带头,发展养羊1000余只。形成了以黄牛养殖、养猪、养鸡、养羊等多项养殖产业为一体化的养殖基地,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村的养殖产业。
2、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着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基础环境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努力提升党建氛围引领各项建设。通过市委组织部、乡党委投入、及村自筹资金共计20万元,积极打造党建文化广场和文化墙,营造党建氛围,促进全村工作。
二是实施道路边沟硬质化工程。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完成全村全线22条总长度12.6公里水泥路面建设,村内硬化边沟2.6公里。
三是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危旧房屋9户9处,确保群众住房安全。 四是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在村内各条道路种植绿化树绿化8公里,美化种植花草2公里,完成村庄四周绿化及山上绿化45亩,安装太阳能路灯108盏,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五是实施河道桥梁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清理河道20延长米,在村内修防洪水渠520延长米,因洪灾投入30万元修便桥4次,争取上级资金650万元推进损毁大桥建设,为人员、车辆出行提供方便。
3、以账外地收费与国家扶持产业项目资金为契机,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C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