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团建设联动推进机制探索

2022-12-03 03:2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党团建设联动推进机制探索》,欢迎阅读!
党团建设,联动,机制,探索,推进


高校党团建设联动推进机制探索

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要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党支部与团支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团支部紧紧围绕在党支部周围,形成党团联动发展新格局。



标签:高校;党团建设联动;育人模式

一、加强高校党团建设联动推进的重要意义

高校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党支部也应成为引导、教育团员发展的主阵地。党支部应充分发挥自身战斗堡垒作用,政治学习组织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帮助团支部不断发展,不断为党组织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并且不断引导团支部紧密围绕党支部发展,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学生党支部、团支部作为高校学生组织建设过程中最基层的党团组织,党团教育有效的组织。党团建设联动推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在带领团支部建设过程中推进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团支部建设,加强大学生团员政治理论学习水平,保证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在思想上与党组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党团建设的意义就在于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党支部指导团支部应充分发挥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团结学生的功能,将所覆盖到的学生群体充分调动,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加强高校党团建设联动推进现状分析

1.学生缺乏政治理论学习主动性

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党团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在繁重的课业安排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便成为学生主要学习政治理论的途径。党团理论知识的缺乏不仅影响学生思想基础的搭建,而且会使党团支部建设缺乏理论指导,造成党团织建设功能缺失。



2.高校党团建设育人模式需完善

在现有学生上课模式下,以班级建设为主要依托的团支部建设活力逐渐淡化,在学生个性化选课的大环境下班级意识淡化现象日趋明显。如何加强和巩固党团组织在学生公寓中深入开展各项工作应成为加强组织建设、保证学习质量的主要育人模式。



3.团支部学生骨干缺乏主体意识

在班级意识逐渐缺失的大环境下,整个团支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加强更需要团干部的坚持引导。在现行团支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部分学生骨干存在感较




低、團支部水平不高的现象。



三、加强高校党团建设联动推进对策

1.加强高校学生政治理论学习

首先,应加强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增强吸引力,确保学生学习效果。其次,跟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学习方式,网络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下,充分运用网络人大平台,充分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最后,在学生学习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党团支部学习效果,以党支部为引领,团支部为抓手,做好党团员常态化教育,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进行实践活动,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过程。



2.完善高校党团建设育人模式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充分实现全员全过程育人体系,让学生学政治知识、学透党团理论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团建工作缺失的环境下,应加强党支部对团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加强对以宿舍为单位的日常教育打造党团设进公寓的有效学习形式,增强基层党团支部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3.加强党团组织学生骨干培养

党团组织学生骨干是组织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是党团支部日常管理的重要保障。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使团支部积极健康发展。党支部要加强对团支部学生骨干的日常教育定期组织团支部学生骨干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骨干实践能力的培养,升学生骨干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团支部学生骨干在理论的指导下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新时期的高校党团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高校党支部建设与团支部建设应该不断思考、务实求新,充分运用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保证党团组织建设的扎实推进。增强党团组织活力,党团组织带领下不断培养立志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当代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 .高校党团联动建设的价值分析与路径设计[J].学术论坛,20143152-155.



[2]杨爱华.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7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BQ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