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未来教育圈的意义幼教》,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社会,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基础教育。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与年龄的增加呈反比,所以在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不要等到孩子该上学了才考虑这个问题,那时学习的关键期早就过去了。父母有时会感到虽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识,但是却不了解怎样进行早期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整个社会对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都缺乏充分的认识。
1、幼儿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国内外近半个世纪有关研究表明: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独立性和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岁半至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4岁至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1.1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
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
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前获得的。
美国生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是大脑生理发展的最快时期,一个成年人脑重约为1400克,其4岁时约为1000克,8岁时约为1300克。日本学者木树久一指出,儿童潜在能力遵循一种递减的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教育,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就只能具有60分能力的人。
由此可见,幼儿大脑发展速度之快。在儿童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的作用也特别大,因为智力与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若再这个时期内,对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1.2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家长、老师说“好”,就是“好”,家长、老师说“坏”,就是“坏”。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有的家长一天到晚抓住孩子不放,管头管脚,结果孩子还是成绩不好,品行不端。有的家长看上去不那么管孩子,可孩子挺争气,成绩又好,品行亦好。是什么
道理呢?这里起重要作用的有两点,(1)家长自身素质的影响。(2)有没有抓住人格健全关键期的教育。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是接受社会化教育的最佳期,父母只要能真正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努力学习一些教育子女的心理学知识,那么他们教育子女就能达到最佳水平倘若家长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期,那么教育子女的效果就要差很多。为什么呢?因为等到孩子大了,他们听的多了,见的多了,社会接触面广了,家长的影响削弱了,社会的影响增加了,也就是说家长对其的影响力就小。
1.3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女孩,就成为女性化男孩。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男孩,就成为男性化女孩。这称为性角色畸形。
国外研究指出,几乎所有的要求手术变为女性的男性异性癖患者,其幼年均有女性化行为,大约有2/3的男性同性恋者,其幼年就有女性化行为,大约有一半的异装癖者,幼年时就喜欢着女装。上述研究表明,成人的性表态与儿童的性角色畸形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因此,父母应明确告诉男孩,他长大后是男人,和爸爸一样,处处要向爸爸学习。同样父母要明确告诉女孩,她长大后是女人,和妈妈一样,处处要多向妈妈学习。父母切忌按照自己的“愿望”,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样,或把女孩打扮成男孩样。
必须强调,性角色畸形这一心理偏差,与孩子今后的恋爱、婚姻、家庭和谐、幸福美满,关系甚大。
现在的幼儿园的孩子整体缺少阳刚之气,所以有的幼儿园请来男老师来教幼儿,让幼儿有男子汉的气概,但现在家庭因素也有影响,大部分幼儿是公公婆婆带大的,胆子小、受挫折能力弱、缺乏阳光,比较胆小,这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偏差的重大因素。
总之,幼儿是智力开发、人格健全、性教育的关键期。在幼儿教育上,主要是引导幼儿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来应付以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所以,幼儿教育是决定人生命运与幸福的终身大事。
2、幼儿教育与未来教育
在未来教育中,幼儿教育就是根本。注重未来教育首先就要关注幼儿教育,制定研究目标,树立幼儿园教育的理念。建构未来教育理念喜爱的幼儿教育质量观和发展观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注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而富有个
性的发展。
2.1未来教育具有动态性原则
未来社会的不断改革,需要我们不断地适应。实施未来教育,就应选择以未来为导向的动态的学习内容,取代传统课程中指向过去的静态的学习内容,适时地更新、扩充,让幼儿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和信信息。
2.2未来教育的开放性原则
开放的中国需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交往性人才。实施未来教育,就应承担这个重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开放意思,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过程、教育资源、课程评价的全方位开放。
2.3未来教育的发展性原则
实施未来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始终把幼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现有发展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即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现时需要和潜在的需要,了解他们的普遍兴趣和特殊爱好,尊重并理解他们。
2.4未来教育的共性与个性兼顾原则
实施未来教育,必须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水平及个别差异出发,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反映到内容体系之中,使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主动地和谐地发展。既要提供一般的教育,又要考虑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为幼儿潜在的个性特长和早期的智力开发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在培养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各显其能。
3、幼儿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也是培养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即培养幼儿的德育、美育等方面的内容。美育是培养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幼儿全面发展。
德育是培养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陶冶幼儿情操起到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对未来教育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与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