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以上宝宝的发育特点

2022-10-19 12:00: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5岁以上宝宝的发育特点》,欢迎阅读!
发育,特点,以上,宝宝
5岁以上宝宝的发育特点

认知能力

应达到的标准

1.会照样画一些较复杂的图形。

2.找出兽类、禽类、豆类、草和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知道一个星期有几天,星期几休息不去幼儿园。

4.认识钟表,有时间概念,知道早晨几点去幼儿园,中午几点吃饭,晚上几点回家。

5.知道人物关系:妈妈和孩子、青蛙和蝌蚪。 6.会举例说出轻重、缓急、深浅、远近的概念。

7.知道最大的鱼,最高的动物,会看家的动物,能在沙漠上走的动物

8.能以实物计算5以内的减法。会5以内的连加。

9.教孩子在人多的地方突然找不到爸爸、妈妈应当等待。 训练方法

模仿画各种从简单到复杂的几何图形,训练 小儿用六面画的积木拼图。训练背数至100,练习倒背30?1 ;教写10 以内的数。教小儿懂得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30天,一星期有7天,一天有24个小时;辨别上下午,昨天,今天和明天;教小儿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言语的发展

应达到的标准

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话,如:"走过来""捡起玩具""放到盒中"等等;知道几种常用物品的名称;知道自已的名字;问"你几岁了?"可以伸出一个食指作为回答;会遵照大人的指示指出身体的3-4个部位。

学大人说话,跟上最后一个字:能叫爸爸、妈妈以外的两种称呼,如奶奶,爷爷;能说任意10?20个字;会说简单句,如:爸爸走,皮球没,听故事……。 训练方法

1 创造让孩子开口说话的机会:许多对孩子过分关注的父母,凭着本能、敏感和对自已孩子的深刻了解,总是在孩子的要求刚有所显现,就急于抢先满足。当孩子感到不用出声语言也能满足自已的需要和被别人理解时,主动开口说话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这种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主动说话的机会,实际上造成了家长不让孩子开口说话的结果。

2 有些家长知道这一年龄段是孩子学说话的关键时期,于是在孩子面前唠叨不停,一开口就滔滔不绝,一口气讲下来,本想教给孩子的词,早已淹没在大量听不懂的语句中。 3 创造既丰富又适于这一年龄段小儿的语言环境:在孩子面前使用的语言,都应是短小而简洁的短语,内容丰富多采,如 "这是一个苹果,红色的苹果,那是一个气球,黄色的气球 "。并且与实物,动作统一,便于孩子理解和模仿。

4 鼓励用语言?出声的语言表达愿望,一旦表达接近正确,立即给予鼓励,以正性强化。

5 在不引起逆反的前提下,尽量"逼迫"孩子说话,如果不开口说话,则不满足他的要求,或假装表现出不理解他的意思,以使孩子用语言-出声的语言表达自已的意愿和要求。 情绪与社会行为

应达到的标准和训练方法


独立生活能力:会合上拉锁领末端;会扣皮带;会结鞋带;6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在出生后的与人交往和学习中,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为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家长应该注意: 1.在集体活动中进行教育:要善于从日常的集体生活、游戏以及儿童的相互交往中,随时关心注意儿童的言和行,引导儿童关心集体中伙伴的表现并及时进行正确评价,将有助于儿童学会从正确认识他人过渡到正确认识自我,从学会评价别人到正确评价自己。 2.不断明确行为要求和道德标准:要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通过具体形象的形式,反复地使他们明是非,知道对错。

3.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作用,如电视、电影、图书。 4.家长要以身作则。 玩具的选择

1.训练内容和目的:在具体操作活动中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学习愿望,汲取知识,积极进行思维,锻炼分析、综合、推理能力,建立空间和时间概念。 2.需用玩具:筷子、鞋带、球、球拍、跳绳、钟表、六面画积木。 精细动作

应达到的标准

1.学会结活结,系鞋带。 2.会用剪刀剪梯形和菱形。

3.熟练使用筷子,10秒内将3粒花生米夹到小瓶中。

训练方法

1.学习使用剪刀,从剪简单的图形开始,到学习图片 2.经常与孩子一起折纸,翻绳等,进一步锻炼精细动作。 运动

应达到的标准

1.能跳过高25厘米的障碍物;

2.用砂包瞄准抛投距离2米、25 × 25cm^2

3.闭双眼独脚站5秒; 4.连续跳绳3次以上。

训练方法

教小儿双脚交替跳着走:教小儿间接弹地传球、接球和直接传球、接球,培养小儿动作的协调性;学习打板球、羽毛球、踢足球和练习跳绳等带技巧性的体育活动,有条件的可学习游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Yg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