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分析报告9

2022-10-30 19:5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分析报告9》,欢迎阅读!
分析报告,论文
《公允价值的运用与应计利润功能——基于中国新旧会计

准则比较的研究》论文分析报告

MPAcc 2 韩慧玲

高质量的信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会计信息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编制和披露的规范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对证券市场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并于2007年正式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在较大范围内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试图通过检验07年新会计准则对应计利润功能的影响来评价公允价值的实施效果。新旧会计准则下利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应计利润的差异。应计利润是会计盈余中的非现金部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少现金流量中与企业价值变化无关的噪音,即降低现金流噪音功能;当某些经济事项改变了企业某项资产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时,经济后果中无法反应为当期现金流的部分,需要通过应计利润来确认,以使会计盈余能够更加及时、充分地反映该资产价值创造能力的变化,即应计利润具有确认经济损益的功能。

作者将应计利润按照来源分为基于权责发生制产生和由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两类。在旧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运用非常有限,应计利润主要遵循权责发生制而产生,因此更强调降低现金流噪音功能。着新准则的实施,公允价值运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由此提高了第二类应计利润所占的比重,应计利润确认经济损益的功能得到加强。旧准则下,应计利润降低现金流噪音的功能具体体现在应计利润与各期现


金流的相关性上,应计利润应当与本期经营性现金流量负相关,与上期和下棋经营性现金流量正相关。新准则提高了有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应计利润比例,使得各期现金流量对应计利润的解释程度下降(假1:与旧准则相比,在新准则下,上期、本期和下期经营性现金流量对本期应计利润的解释能力有所降低)经济损益代表了本期和未来预期现金流的变化,故与当期和以后各期现金流量正相关,与上期的现金流量无关,因此在新准则增强确认经济损益功能的情况下,计利润与上期现金流量的正相关关系,以及与当期现金流量之间d相关关系得到的加强(假设2:与旧准则相比,在新准则下,本期应计利润与上期经营现金流量的正相关程度下降 假设3:与旧准则相比,在新准则下,应计利润与本期经营现金流量的负相关程度下降 假设4:与旧准则相比,在新准则下,应计利润与下期经营现金流量的正相关程度提高)。新准则下经济损益功能的增强不仅提高了下期经营性现金流对应计利润解释程度,而且站在“事前”的角度,应计利润对下期经营性现金流的预测能力也应该有所提高(假设5:与旧准则相比,在新准则下,应计利润对下期经营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力有所提高)。旧准则更强调确认经济损失,如对短期投资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只强调充分确认公允价值下跌引起的经济损失,而不确认公允价值上涨带来的经济收益。而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确认是双向的(假设6:与旧准则相比,在新准则下,应计利润对经济收益的确认更加及时和充分)

2007年年报中公司需披露2006年按照新会计准则的利润表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Py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