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典的魅力》,欢迎阅读!

经典的魅力
小时背的唐诗宋词,从“床前明月光”到“梧桐更兼细雨”,那时对诗歌还似懂非懂,可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后来,在经历了生命,感受了生活之后,我又终于些许理解了诗歌经典的内涵。
只记得一个秋天的夜晚,一位美丽的女子坐在窗边,心中所思所想,皆化作相思之泪。于是,在思念中,她吟出一句诗:“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借此,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其次的是,一首婉约词就此流传于世,便是那首《声声慢·寻寻觅觅》,这位女子叫李清照。
我爱李清照的才情。我惊叹于这位才女独特的视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融于喜,融于悲,融于一个追求生命自由与精神之超然的灵魂。
你理解东晋一个叫陶渊明的人的心灵吗?他抛弃了世俗,超越了荣辱,舍却了功名,追求了淡泊。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隐逸中点醒了世人。有什么可反驳的呢?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是真正属于生命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诗句把他与自己的田园联系在一起,从而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从历史中走来,我遇见一个自号醉翁的人,与他相逢,是因为他在赏花灯时所感:“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那个“去年元夜时”的初见,使他从此无法忘记一个美丽的相遇。我感慨他的真情,又从心底佩服他的浪漫。那“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金石遗文一千卷,
藏书一万卷,老翁一人”的情调,把他的生命升华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从此,我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欧阳修。若不是诗文,我真无法了解到他独特的人生。
在后唐,我遇见了一个亡国之君李后主,他本名李煜,那时他正轻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当我问他为何如此悲情时,他告诉我:“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主,你还是那个富有才情的李后主,一个曾因为“胭脂泪,留人醉”而感慨“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伟大词人。你若不生于帝王之家,若是一个真正的词人,便可以成为一个绝代的词人。
我从经典中,认识了一个孤傲的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懂得了他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我从这诗词经典中看到了一个柔情的柳永,他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和人说”,从沧桑中见真性情,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从心灵深处体现了一个人的品性。
我爱那东坡的“缺月挂疏桐,露断人初静”,从宁静的环境到一种唯美的意境。我爱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从勇敢豪放到一种爱国精神。我爱那陆放翁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希望到信心与光明!
从诗歌经典中,我品到了徐志摩卓越的追求,席慕容高远的心境,汪国真精致独特的秉性。那是文化之美,是经典的魅力。
经典,不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是发自国人内心对灵魂的感悟,
对人生的探求······
九年七班关雨晨 2011-12-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