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欢迎阅读!

沁园中学三案设计
年级 :七 学科:生物 课题: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比照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流程 导航台 知识链接 自主探究环节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
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
有什么共同点? 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类人1、学生自学教材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为什P2——P5,结合课本么?
上的图,思考教材中3.类人猿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
有根本的区别? 的讨论题。
4.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
先是?它是如何发展成为现代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 5.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6、完成技能训练
合作交流环节
1、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和课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本中“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
比较现代类人猿和人
2、学生相互展示自学成果,交类的不同点和相同流自学的知识。
点。
展示点拨环节 课件展示,来解答:
1、从“露西”少女的
骨骼来看,她的上肢
教师问: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
教师提供答案:(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水平不同: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 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水准不同。)
1、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学生、小组展示, 教师适时点拨
巩固达标环节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
者 ,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一想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2、“东非人” 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水平?
2.
在 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
2、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工具;3、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
4.讨论:
(1).从图中找出在人类发展中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引起这些变化
3.“东非人”时代的
的原因是什么?
是 。 古人类,不但能使用
工具,还
5、处理课后题 能
,提升了工具
的效能。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Eo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