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标头、微距头与人像专用头的区别》,欢迎阅读!

标头、微距头与人像专用头的区别
标头、微距头与人像专用头的区别 (4 千字) 请问老师,D80 都说是 D200 的缩水版,具有跟 D200 一样的画 质, D90 是不是也能有 D300 一样的画质, 当然是在风景和人像方面。 是不是 D300 只是在对焦、降噪、快门速度等方面有更高的性能,在 一般拍摄情况下,D90 的拍摄效果跟 D300 一样呢? ldc101:只能说是在艳阳高照、色彩均匀的拍摄条件下,不同等级 的相机效果近似,只要条件一变就不是那回事了。此外作为专业、半 专业相机在材质坚固程度、加工误差方面都远远强于中低档机,所以 在不同的温度、湿度、海拔、风沙、颠簸等状态下,低档机肯定是不 如高档机的。 是不是 D90+18-200 也行,好像在 18-85 段,跟 16-85 差不多吧, 用于人像,您还有更好的推荐么? ldc101: 在 18-85 段,不是“跟 16-85 差不多”,而是“差得多”。大 变焦比覆盖的镜头,很难兼顾广角和长焦。而且 16mm 和 18mm,分 别折合 24 和 27,这两个焦距利用率差得较多。 50/ 用不着,因为就使用 16-85 就够了。而且标准镜头不属于 人像镜头的范畴,这一点在本版里说过多次了。要买人像镜头,买 AF85/ 吧,那是好东西。 我再说最后一遍,以后不再说了:50 是标头,不是人像头,用 于 APS-C 画幅也不能把它改变成标头。看来我费了很大的劲写的帖 子您可能根本就没好好看。
人像镜头有三个要素:皮肤还原的颜色和质感、大光圈成像的锐度和 面部层次、背景虚化的焦外成像效果。 以上构成人像镜头的专用特点。
是否是人像镜头是厂家从设计时就考虑的, 不是由哪个人拍了片子以 后“觉得它像人像头”才定的。
您要是不信,非得说标头就是人像头,我也不勉强您。 引用:
原帖由 gaoecco 于 202X-11-30 18:27 发表 标头、微距头与人像专用 头的区别(ldc101)我的博客
呵呵,人像头的定义原来是这样的,谢谢老师又给大家上了一课!看 了您那篇介绍十大人像头的文章,简直就是受益匪浅,我打算还是进 一只 80/ 吧,也很喜欢蔡司的那个。还有个问题,老师别嫌烦阿, 50 标头主要应用在什么拍摄
方面呢,我看绝大部分人似乎都是用来 拍人像么,标头和 105VR 这样的微距头,在拍摄人像方面跟专门的 人像头差据多大呢,作为一般的爱好者,是不是也看不出来区别?这 对于大部分入门者来说,也算是选镜头的一个依据了! ldc101: 您说的实际上是两个问题:
1。50 的标头最大的特点是:视角和人的眼睛最接近。就是说,看上 去的物体大小比例、透视关系, 最接近于人类自己看出去的感觉, “最 像真的”。 再加上标头的大光圈和较高的分辨率,标头又可以成为“
万金油镜 头”,就是用哪儿都行,用到哪儿效果都不很差。但是反过来,作为 事物的两个面,标头也没有自己突出的特点,例如不像超广角镜头夸 张的透视效果,鲜明的视觉冲击力。
以上特点决定了标头的“纪实”特征。多用于新闻纪录、旅游留念、会 议合影等等场合。
当然也包括了拍摄人像。可是“能拍出人像来”,并不等于“能拍摄出 特殊的人像艺术效果来”。很多阴影、质感、虚化背景等等可能就不 如专门的人像镜头效果好。因为标头的焦距没有人像镜头长,所以景 深要比人像镜头深,虚化背景的效果就不如较长焦距的人像镜头,尽 管在 APS-C 画幅相机上“折合”成了 75mm 焦距,可它的景深和焦外 成像效果,只能还是 50mm 焦距产生的。 此外,焦距形成的视觉透视关系也是改变不了的。在隔壁类似的帖子 里我也说过:50 的标头适合拍摄多半身像到全身像,以及多人的合
影像。拍摄面部“标准像”、“大头像”最好不用 50mm 镜头,若要是使 用标头拍摄面部特写,很容易造成透视关系失调,拍成“大鼻子”或者 “大胖子”。拍半身像就应该使用 85mm 镜头,拍“标准像”、“护照像”, 使用焦距起码是 105mm, 拍面部特写最好用 135mm 以上的镜头, 最 好是 180mm-200mm 的大光圈定焦头。
不过这些说法不能绝对化,不能说“标头绝对拍不了人像”,只不过是 要区分“拍多大的人像”和营造“艺术氛围”容易还是不容易的一点区 别而已。 2。微距镜头倒是往往有人充作人像镜头使用。因为其极锐利的分辨 率、很浅的景深可以营造出人像艺术效果。
要说和专用人像镜头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9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