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十方法

2022-12-25 12:56: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养生十方法》,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方法
概念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的目的在于改善现代人能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状态。 分类

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历史 1 药酒推拿 2 专业的推拿手法(盲人按摩) 3 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4 精油推拿、泡浴舒缓。 5 精油推拿、药浴。 6 药浴、药油推拿。 三大误解

误解1 :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正解:西医把身体当做一部机器,某个零件坏损,更换维修一下。而中医把

身体和精神当做整体,阴阳二气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通过让身体恢复到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不适状况也就治愈了。所以在预防方面更有优势。调整的途径除了内服中药,还有药物外敷、冥想、芳香疗法、药浴以及心理疗法等。 误解2 :养生是老年人的事

正解:千万别以为养生仅仅是为了长寿,或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养生

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好皮肤也是养出来的。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养生都是必需的功课。 误解3 :轻微不舒服就要去医院治疗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正解:频繁看病吃药会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吃

药还有副作用。而人体免疫功能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所以要健康,增强自身抵抗能力是第一。懂得一些居家的中医保养知识,既能防患于未然,即使有轻微不舒服,也能自行调养恢复健康。 要诀

中医药学在与疾病和衰老的长期斗争中,找到了许多简便易行的延年益寿良方要诀。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 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 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谷道,又称肛门。撮即上提收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应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朝暮叩齿三百多,


七老八十牙不落 叩齿,就是指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养生法。医学认为经常叩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使局部经络畅通,延缓衰老。 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揉腹,即用手来回按摩腹部,包括腹壁、腹腔以及内脏的一种养生保健法。中医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勤揉腹,即可以调整脾胃、通和气血、增补神元、敷养肾精、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伤之百症。 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中医认为,耳为肾之上外窍,双耳灵健则肾经通,肾气充足,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扯拉、按摩、搓揉、点捏耳朵,实际上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刺激。 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扩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松弛脊柱自我锻炼。

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凡情绪乐观开朗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因此,古人的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gM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