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组自我评价和经验总结》,欢迎阅读!

小组自我评价和经验总结
研究表明:同伴的互相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在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同伴的榜样作用、 同伴的激励作用、同伴的帮助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其中,特别是在发挥同伴 的激励作用时,发挥同伴的评价,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欣赏同伴,婉转地为同伴提出 要求,而不是只盯着同伴的缺点,忽视同伴的进步,忽视同伴的优点。
1、组内互评。合理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与否的保障。其中组内成员的互评是充分发挥 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评价的侧重点由评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再到合作质量,最 后到创新,循序渐进。设计组内互评表,让每个同学对组内其他成员的合作态度、质量、 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等作出评价。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对同伴的评价时有据可评, 有话可说,同时又可培养了他们对人、对事物客观公正、善于对待他人进步的精神。同伴 的坦诚评价犹如润滑剂一般,能使学生在与同伴的磨合中,不断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发 展自己。
2、组际互评。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总体成绩 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 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我在注重组内互评的同时,更注重组际互评, 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通过这种 评价,可以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并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 这样的组际互评,不但评知识掌握,而且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一方面增强了参 与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一改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 人。"我的表现你来评,你的表现我来议",一来二去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更 加积极主动地发展。相互评价时,作为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步肯定评价法,不 要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因为,今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完整 地看人,明天,学生就能够学会完整地看世界。 二、教师的激励评价-----学生进步的"强化剂"
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我觉得教师对小组 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从三方面着手:
1、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对个人进行评价的首要意识是:不是为了证明,而 是为了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我们知道,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被肯定、被尊 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而生存。为此,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 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 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实践表明,及时有效地呈现激励性评价,能 有效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个人的评价包括个人参与的态度和 表现的能力等。
例如对于我班那些一向爱动脑筋,合作学习中参与热情高、探究能力强、并善于带领 其他成员共同探究的学生,我给他们的评价是:"你们真是同学们的领头羊,不但有自己独 特的见解,而且会带领其他同学共同探究。你在小组中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老师真为你 感到骄傲!"而对于那些反应不是很灵活,对自己不是很自信的同学,我给他们的评价是:" 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如果你能自信地融入同学们的讨论、探究中,老师相信你能把数学 学得更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好吗?"对于那些成绩中下等,平时胆小慎微,不善于发表自
己意见的学生,我也会不失时机地提醒:"老师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能说出来跟同学 们一起讨论、研究,那有多好呀!相信自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们愿意给你帮 助。你会成功的,加油吧!"
2、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课程标准标》指出:"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 发展水平等方面。"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尊重 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精 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合作状况,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 评价,即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合作状况包括组内合作状况和组际合作状况。学生 分组活动时,教师密切关注合作活动中各小组的分工:1名记录员、2名公证员、2名摸球 的同学、1名汇报员。各成员是否明确自己的任务,各司其职;各成员之间是否能相互合作, 彼此之间有无遇到矛盾,是否能相互帮助,最终达成共识。对于合作表现优秀的小组,教 师要及时表扬。我对他们的评价是:"你们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动作迅速,而且合作 愉快,值得大家学习!"从而为其他小组树立榜样。其他小组在先进小组的鞭策下,也积极 调整自己的合作方式,迅速得出探讨的结论。
3、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产物。它通过相互合作,小组 成员达到预期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建 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其他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 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对合作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在小组学习 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有所提高,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评价的着力点定位在学生能否不断进步 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目标,即效果良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e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