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2023-02-14 21:3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医务人员道德规范》,欢迎阅读!
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2)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一. 医德规范的含义

规范就是一种标准或准则,这种标准或准则,既可以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也可以是人们有意识制定的。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最常见于法律生活、道德生活等领域内。医规范是在医德原则指导下协调医务人员人际关系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或具体要求,也是培养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具体标准。

二. 医德规范的形式

医德规范一般采用条文式的语言出现,如我国明代李挺在《医学入门》中提出的“习医规格”、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提出的“医家十要”、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提出的“医家五戒十要”和我国现行的医德规范等都是条文式的。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政府、医学会和世界医学会等指定的一系列守则、法规、宣言等,也都包含一定的医德规范的内容。

医德规范还采用“誓言”或“誓词”的特殊形式。如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词》、《苏联医师誓言》和我国的《医学生誓言》以及《医师誓言》等。

三. 医德规范的内容

医务人员道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如下:(一)人道主义、救死扶伤

医务人员把“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基本的道德标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竭尽全力的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痛苦,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健康。任何见死不救或无端拒绝治疗、只治不防或重治轻防的行为都与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相悖。

(二)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医生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取决于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医德和医术是搞好医疗工作、全心全意的为病人服务的两个基本条件。

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已突破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框架,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这就要求医生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高度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在疾病诊治过程中除考虑生理因素外,还要注重心理治疗和社会诊治。因此,医生应该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更新知识,善于拓宽知识面,学习有关人文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行为科学等,并有机的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更好地为防病治病,促进病人身心健康服务。

(三)尊重病人、一视同仁

尊重病人、一视同仁主要指医生对病人的权益、人格的尊重和关心,并做到平等待人。尊重病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重病人的权利。一视同仁是指不论病人的地位高低、权力大小、经济状况好坏、容貌美丑、关系亲疏,是工人、农民或是公务员、知识分子,是城市或是乡村人,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待人。对于任何病人的正当愿望和合理要求都应予以尊重,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量给与满足。 (四)举止端庄、文明礼貌

在医疗活动中,病人对医生首先感受到的是举止、风度、语言等外在的表现,医生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和治疗信心。优雅的言谈举止可使病人产生尊敬、信任的情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正是现代新医学模式所要求的。同事,医生在接触病人时,要讲究文明礼貌,注意语言修养,从称呼、声调、语气到交谈方式和内容都要适时、适度,并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切忌语言生硬、恶语伤人。

医生要善于使用五种语言:

1 礼貌性语言。 2 解释安慰性语言。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VB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