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丝文体”名词解释

2023-01-03 13:4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丝文体”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语丝,名词解释,文体
名词解释:“语丝文体”

语丝文体:一种着重社会文化批评,任意而闲淡的随笔文体。

语丝文体出自语丝社。192411月,语丝社成立,主要成员有周树人、钱玄同、林语堂.俞平伯等,创办有语丝周刊。他们的主要成就仍在于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语丝文体”。 语丝文体的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杂文创作是语丝文体作家对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共发表杂文500多篇。成就最高首推鲁迅。鲁迅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发表在《语丝》上。这些杂文锋芒锐利、意蕴深刻,体现了《语丝》杂文犀利脱俗的基本特征。 扩展资料 语丝文体名字由来:

语丝文体得名于《语丝》周刊。《语丝》创刊于192411 月,19303月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

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


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N5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