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及其功能

2023-08-05 13:3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及其功能》,欢迎阅读!
学习型,群体,宿舍,及其,功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及其功能

作者:程

来源:《职业时空》2008年第07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学生宿舍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日趋凸显,在服务学生学习生活,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时俱进地推进教育载体的建设,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任务。笔者认为,建设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是把宿舍文化建设推向新的阶段的理想选择。本文就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的涵义及其特征

1.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的基本涵义

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由三个主要要素构成:是以大学生为构成主体、以学生宿舍为构成空间、由多人组成的学习型组织。它的构成空间尽管以学生宿舍为范围,但其活动的辐射则覆盖整个大学校园。从校园文化的角度看,它属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一个新型载体;从本质上看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就是学习型组织。

在这里之所以不用组织而用群体,主要考虑因素是把它和学生中的正式组织如党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及社团等区别开来。笔者认为,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应是以增强大学生个体的应变力、学习力和创新力为目的,有效克服和消除妨碍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智障,从思维方式、个人追求、共同目标、心智模式、团体学习等方面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的,由同一寝室或跨寝室的成员自愿组合的非正式大学生组织。 2.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特征

1)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的共同愿景,来源于成员个人的愿景而又高于个人的愿景。构成群体成员的共同理想。使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朝着群体共同的目标前进。

2)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在学习型群体中,最基本的学习单位不再是个人,被团体所取代,组织的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体的努力来达到。因此,要求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具有创造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自主管理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自主管理是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学习,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方法。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通过自主管理,可由群体成员自己发现学习工作中的问题,自己选择伙伴组成团队,自己选定改革进取的目标,自己进行现状调查,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效果,自己评定总结。群体成员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形成共同愿景,能以宽松和谐、开放求实的心态互相切磋,不断学习知识,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增加群体快速应变、创造未来的能量。

二、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的基本功能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

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有其独特的个性,在校学生是行为的主体,领导和专业教师作为学习顾问参与指导,志趣相同的学生容易集合成联系紧密的群体,文理渗透已成为新兴热点,学习型群体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职业技能训练的延续。学习型组织自身的特点赋予了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和提升中有着时代意义,显示了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的独特功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实现素质教育则需要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作为重要的媒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在教学内容上作文章,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不适时的教学内容应当删除,学用脱节、闭门造车的状况应当改变。于是,客观需要演绎为客观事实,大学生中各类学习型组织应运而生,以其经济、快速的对接能力满足了这种需要。这种对接能力能够完成课内与课外的对接,将知识消化运用于课外的演练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2.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近几年,思想政治工作三进(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的要求已使大学生社区的教育引导与管理的重要性突出出来。随着学分制的逐步推行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大学生宿舍作为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的作用也已凸显出来,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工作,就要重视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的建设。

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育,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显性教育法,另一种方法为隐性教育法,后者指通过某种环境氛围,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这种教育具有隐蔽性、平等性、渗透性等特点。现代社会学、心理学表明,隐性教育法在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以它自身的特点具有对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进行隐性教育的作用。因此,应把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的构建纳入到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

3.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功能

加强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建设对于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后勤社会化的实施,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生活方式和活动的空间,无须按照学年制管理的组班原则集管理,学生寝室可以是由一些志趣相投,但又不是同一院(系)、专业的学生共宿一舍。而学分制的推行,将改变过去稳定的班级形式组织教学同班不同学的现象将越发普遍。这样,班级作为学校原有的最基本的教学管理单位的作用逐渐弱化,过去长期形成的学校抓院(系),院(系)抓班级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体制受到冲击。而此时,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作为高校学生管理最基本的单位的作用却越发凸现出来。因为,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是由一些不同班级,甚至不同院(系)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组合的,是一块相对稳定的阵地,利用这块阵地,正确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必将成为今后高校管理工作一条重要渠道。

4.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功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生存及怎样与人共事中,就把强调合作精神的与人共事能力列为其中之一。而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恰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一种作为集体一员的感情和合作意识。

在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是一种真实的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组织者与参与者之处于同一地位。没有所谓的权威,具有浓厚的民主氛围。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开展的活动始终贯穿着团队精神。在这个群体中,既培养了大学生公平竞争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他们自主、自信、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生活、勇往直前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将来步入社会、适应社会、活出生命的意义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研究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07B094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D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