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宋词练习题1》,欢迎阅读!

15.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想反,这两句诗是:“ , ?”
1、唐代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 、 、 、 等几个阶段 16.王之涣《登鹳雀楼》中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的两句诗是:2、初唐的代表诗人有 ,杨炯 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盛唐时期出现了两个诗歌流派,一个是侧重于写山水田园诗,以王维和 为代表。另一17.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_____,个侧重于写边塞诗,以 和 为代表。王维不仅是诗人,也是画家,他的诗被 _______________ 。”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唐 诗 宋 词 练 习 题
称为“诗中有画”。 4、李白是继 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用“ ”诗句来描绘李白诗歌的神奇魅力。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反映唐王朝由盛转衰种种社会现象,被称为 。 5、中唐时期的伟大诗人是白居易,字 号 。他倡导了 运动。提出了 的口号。其代表作《 》是“讽喻诗”的优秀代表,“感伤诗”以《 》和《 》最著名。 6、晚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是 和 ,被称为“小李杜”有名句“ ,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身无彩凤双飞翼, ”。 7、词起于唐代的民间文学,它本来是配乐的歌词,称“ ”。“花间派”代表人物是 。其中名句有“照花前后镜, ”
8、宋词按 和 分为婉约和豪放两类。其中婉约派代表人物是 和 , 对
宋词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中有名句“今宵酒醒何处? ”
9、豪放派代表人物是 和 ,其中 是豪放派的创始人。到了南宋,豪放词有
了更大的发展。岳飞的“ ,笑谈渴饮匈奴血”等名句,洋溢爱国激情。
词的特点是 ,又称长短句。每一种词都有一定的词调,每种词调特定的名称叫“”。词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 、 、 。
10.下面周邦彦的《西河》词中,画线的词句化用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中的哪些诗句,
请依次写出。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
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谁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1)《石头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乌衣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环境”对做学问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古今有不少学者都是在喧闹的环境中写出伟大著作
的,陶潜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凉,也有过孟浩
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范仲淹一句“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13.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选举中落选,再次证明了我国古代思想家
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正确。
14.请依次写出下列词牌中带有”愁”的词句。
(1)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一剪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18.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3.从曹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24.“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小就去做,干多了就会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去做,再大的好事也是从点滴开始的。 2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晏殊、柳永、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境界,来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执着专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在学问、事业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28.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诗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所引用。 2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
著名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32.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3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指出下列不是以号为名的作家集著()
A.《淮海集》 B.《白石道人歌集》C.《稼轩长短句》 D.《白氏长庆集》 2.阅读下列句子完成以下两题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④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⑧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⑩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上述句子全出自唐人作品的一组是( )
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⑤⑦⑨ C.③④⑦⑨⑩ D.③④⑤⑨⑩ (2)上述句子出自不同作品,对这些作品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古诗 绝句 词 律诗
A、①④/⑨⑩/②③⑥⑧/⑤⑦B、①⑤/②⑨⑩/③⑥⑧/④⑦ C、①⑦/⑨⑩/②③⑥⑧/④⑥D、①⑦/⑨⑩/②⑥⑧/③④⑤ 3.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人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下列词人按豪放派和婉约派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李煜 ②柳永 ③苏轼 ④秦观 ⑤李清照 ⑥辛弃疾 ⑦姜夔 A.①③⑥⑦/②④⑤ B.③④⑥⑦/①②⑤ C.③⑥⑦/①②④⑤ D.③⑥/①②④⑤⑦ 2.名句衔接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③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⑤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⑦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_。 ⑧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
1、 ,蓬门今始为君开。2.庄生晓梦迷蝴蝶, . 3、 ,两朝开济老臣心 4、长风破浪会有时, 5、明月松间照,
(一)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指出解说不当的一项。答:( )
A.两位作者都是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B.两首都是怀古之作,苏词是怀古伤己,辛词则是怀古伤今。
C.辛词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
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赶快建功立业的愿望。 D.两首词都借景抒情,以议论入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三)、对词作中语句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开篇,既显示出诗人的广阔视野:它不仅描绘出大江非凡的气势,且囊括了许多古代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
B、“故垒西边„„三国周郎赤壁。”诗人直抒胸臆——由于对古代英雄的神往,而启步去追寻他们的足迹。
C、“小乔初嫁”这一情节入词,不仅在于要表现英雄美人璧合珠联,表现周瑜的雄姿英发;更在于揭示周瑜同孙权的密切关系,从而表现孙权对周瑜的信赖有加。透过诗句看背后,则隐含着诗人不被信任,不被重用的叹息。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正是内心苦闷和哀伤的外露。然而,可贵的是,诗人并未由此而消沉、颓废、及时行乐;相反,他以酒祭江,所表达的正是对英雄的缅怀和景仰。
课外阅读
晋平公问子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1)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2)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 ②安敢戏君乎: ③如日出之阳: ④臣闻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句: 。
3.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答: 。
4.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