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学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作者:汤宁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7期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近年来学界探讨较多的一个话题,本文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入社会学的视野进行审视,区别于传统的、常识性的原因分析,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放置于大的社会背景下,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角色等方面入手,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并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7-0248-01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社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社会结构作为社会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影响着中国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因此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上。 产业结构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整是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在改变的同时,却影响了经济体系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新兴产业、新技术领域的出现,不断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而传统产业在遭到淘汰的过程中,摧毁了大量旧有的岗位。当后者减少的速度远远超过前者增加的速度时,就会引发大规模、突发性的就业压力。对于毕业生来说,4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很有可能4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2.社会制度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社会制度是影响个人生活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其制度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住户籍制度的限制和教育制度的不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方面,户籍制导致的社会二元结构把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截然分开。由于二者在社会资源、就业机会、社会福利保障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导致了经济发达地区人才饱和、不发达地区高学历人才严重缺乏的现象。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削弱了市场经济在人才配置上应当发挥的基础性作用。造成城市劳动力过剩,大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对人才培养的教育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教育方式较为落后。而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制度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大阻碍,高校课程设计也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程度的脱节,使得大学生在毕业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3.社会资本占有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之中,只有通过成员资源和网络联系才能获得回报。
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就业与未来的成就。麦可斯研究中心对2009年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之后得出结论,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接受机会与毕业后的就业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毕业生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丰富的学生往往能找到较理想的职业岗位,相对而言,社会资本少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会显现出一定的劣势。因此,那些拥有丰富社会资本的大学生就会在就业过程中获得有利地位,而那些缺乏社会资本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4.毕业生自身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对就业的影响
大学毕业是学生离开学校和家庭,成为社会人,实现个人独立的转折点。尽快获得社会承认,成功的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是很多毕业生的期待。但由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较少,心理又处于相对成熟阶段,急躁的心态往往会使其在遇到困难时处于两难境地,致使期待和恐惧的心理产生交错影响,从而难以确立自己所处的社会角色。毕业生无法合理处理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问题,将会加大其就业的难度,这即是造成毕业生身份与招聘者要求之间形成矛盾的原因之一。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相应建议与对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j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