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2022-10-25 19:58: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数学论文,范文,小学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 有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数学源于 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

计数 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

得必需的数学 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 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数学转化为有

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 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

《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 9 个桃子放在盘子 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 1)每盘放 3 个,9 ÷3=3(盘)2)每盘放 9 个,9÷9=1(盘)3 )每盘放 2 个, 2=4 (盘) 1 个;4)每盘放

4 个,9÷4=2(盘)多1 个;5)每盘放5 个,9÷5=1(盘)

4 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 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 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

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 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 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 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 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在 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发,设计学生感 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 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 28 人,小朋友150 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 元,学生每人15 元,团体

30 人以 上每人20 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


生有不同 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今天的“课堂 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 /个,排球 50 /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 个排球和6 个篮球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 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50×4 ,可是使用了新教 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 1

95×650×4295 50)×4+95×2 395 50)×6

50×2 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 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 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 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何乐而不为呢?为了使数学更接近生活,数学教学 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 决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教育使命。 年级数学运算律学案 10.2.6 知识点整合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a+b=b+a 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 相加;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再 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加法的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3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这叫做 乘法的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a*b=b*a 4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 个数相乘,它们的结果不变,这叫做 乘法的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小试牛刀 1、在 内填上数,在 内填上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上运用的运算定律。 293717137+( 42×5×842×( 47 28 4273973=(427 35×21×221×( 45×1645× 177304177 2、计算64×26 后,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验算,是用了 律。 例题讲解 例一:443756 变式:16349261 74137326 二:5×(63×2 变式:36×25 25×125×32 课后作业: 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618324 76×28 728÷18 三、简便计算。 249402 18935211165 48323664 582157182 65×5×2 15×23×4 35×22 540÷45÷2 540÷36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堂买来5 筐西红柿,每筐24 千克,每 千克2 元,这些西红柿一共多少元? 2、一只熊猫体 75 千克,一只小象 的体重比熊猫的12 倍少20 千克,小 象的体重多少千克? 3、每个书架有三层,每层大约放20 本书。 1)三个书架大约一共放多少本书? (2)学校图书馆又新买来550 本新书,增加几个这样的书架比较合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aP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