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散文的定义》,欢迎阅读!

散文的定义、特点与术语系统
(2011-02-23 16:03:08) 转载
▼
标签: 分类: 知识讲解 高考 语文 散文 定义 特点 术语系统 教育
一
散文的定义分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散文指:除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文体,换句话说,就是“回收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家诗歌、小说和戏剧,都有自己的文体规定性。比如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比如戏剧,拿到一个剧本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他属于戏剧,因为有舞台说明和人物介绍,我们甚至不会把它误认为相声;比如诗歌,虽然赵丽华阿姨的东西怎么看怎么不像诗: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世界 最好吃的 或者: 一只蚂蚁 又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
也许还有更多的蚂蚁
虽然网友很悲愤,做出了这样的回应: 我也 会写诗 因为我会用 回 车键
但我们讨论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诗,是在“灵魂”、而非形式的层面上。
惟独散文,没有这样的规定性。所以,广义来说,报告文学、通讯文学、回忆录、传记、博客、校内、人人、微博„„只要大家乐意,都可以拿它当散文。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位我个人不甚推崇的叫余杰的北大学长的话: “世界上最可怕的垃圾——文字垃圾。每当我提起笔时,我不禁心惊胆战。” 他这句话说得还不错。
二
狭义的散文指“文艺性散文”,这个概念源于周作人“美文”的概念。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周作人人没做好,文章写得还是蛮漂亮的。我推荐大家读的散文,男作家有周作人、梁实秋、梁遇春、钱钟书,女作家有张晓风和周晓枫。过去我不推荐《读者》《青年文摘》,后来觉得买来翻翻也未尝不可,说不定什么时候,某篇难得感动你的文字,会出现在你的语文考试卷面上呢。
说完了中国散文定义,我们可以略微提及一下西方的。西方同样有两个散文概念,一个是prose,一个是essay,前者指“散行文体”,与诗体相对;后者指随笔。可以说,在西方那里,广义的散文概念比我们这边广义的还要广,狭义的比我们这边狭义的还要狭。那边的广义散文概念甚至容纳进了一些小说,而狭义的散文概念只指“随笔”一种。
何谓“随笔”?鲁迅曾经翻译过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走出象牙塔之外》,其中对“随笔”做了这样的描述:比如在一个冬日里,你坐在暖暖的火炉边,躺在一张摇椅上;或者在一个夏日里,你披着浴衣,啜苦茶。在这两种情境之下,你和你的好朋友任心闲谈,所得的文字记录即所谓“随笔”。
谈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及散文的特点了。长年以来,在中学语文教育这里,散文的特点都叫做“形散神不散”。这话其实完全是扯淡。放眼望去,所有形散的文章,它的神一定都散了。就好比说随笔,两个朋友“任心闲谈”,还能有什么“中心思想”不成?就是这个要命的特点,使得好些同学写起散文来天马行空,无边无际;写散文也就算了,考场作文也这么写,那不全瞎了。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们学的散文的特点都叫“形散神不散”呢?这个“神”如果没有,又何谓“神不散”呢?其实,说到底,所谓“神”,就是我们“考试”时的“中心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M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