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欢迎阅读!

关于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称市运河办)汇报今年以来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根据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安排,由市发改委牵头编制《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总体规划》(以下称《规划》)。《规划》自去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市运河办、市发改委会同市有关部门、各辖市区及编制团队认真研究国家、省大运河规划编制要求,赴运河沿线实地调研,并组织召开由文史专家及部门、板块负责人参加的多场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形成《规划》初稿。今年2月大运河国家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市发改委结合国家规划纲要精神和领导小组总体要求,对《规划》初稿进行修改完善,由市运河办提交市领导征求意见,结合市领导的意见由市发改委对《规划》初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讨论稿。目前发改委依据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修改意见继续修改完善《规划》。
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为保护运河文化遗存,彰显运河特色风貌,延续运河历史文脉,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重点建设常州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先导段、中国大运河工业文化博览园、江南运河第一河口公园(吴古故水道公园)等重点工程项目,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区和示范段。
依据常州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先导段水系体系,规划形成“一园三带十节点”的空间结构。一园:即青果巷核心展示园。三带:即春秋运河文化带、明运河文化带和关河文化带。十点:即春秋运河三处节点(篦梁灯火、龙城象教、坡仙遗范)、明运河四处节点(大观天下、江湖汇秀、运河人家、南门集庆)和关河三处节点(城角水关、青山止园、关河水驿)。
其中,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期,于2019年4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五一期间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5-6月非周末日均2万人次,周末日均3.5万人次,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开街效果。街区一期目前处于正常运营阶段,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三、文物保护修缮情况
分级分类做好大运河常州段相关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修缮,支持具备条件的文物点申报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与大运河紧密相关的重要遗址遗迹考古发掘展示。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的修缮保护,完善相应功能设施,提高“三街区四地段(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天宁寺——舣舟亭历史地段、南河沿历史地段、锁桥湾历史地段、三堡街——西直街历史地段)”内的文保单位的完好率。推进名人故居保护修缮,重点实施常州春秋古运河文化保护贯通工程、止园遗址公园、江南运河第一河口公园、石龙嘴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修缮、南河沿历史建筑群修缮保护、孟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程、菱溪公园五园汇秀、勤工路历史文化地段保护、张太雷旧居、近园、意园、万缘桥、常州戏楼群、常州唐荆川宅、恽鸿仪宅、盛宣怀故居、瞿秋白故居等项目。
重要文物和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责任应由文物主管部门和属地区政府共同承担。
其中,南市河项目于5月9日完成项目规划方案方案专家评审,并根据评审会意见完成方案修改和设计深化;完成报省、国家文物部门审批的《大运河常州城区段南市河(西水关-晋陵路桥段)及潘家村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方案》及文物评价方案编制工作。完成居民入户调查,拟定居民过渡方案,按照8月1日开工建设的目标要求开展过渡前动员工作。
四、河道水系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加强河道水系综合利用,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统筹推进全域水资源管理,合理保护利用岸线资源,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发挥大运河河道航运、农业灌溉、防洪排涝、景观娱乐等各项功能,重塑提升大运河常州段“水韵”的现实载体。从强化河道水系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防洪排涝功能三个方面着手,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河道水系综合利用工程。实施运河沿线地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打通断头浜,畅通河网水系。有序开展大运河及次级运河河道清淤疏浚,增大河道行洪能力。重点推进大运河、丹金溧漕河、古孟河、德胜河、古舜河、胥溪河道疏浚、堤坝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
五、挖掘沿线历史文化内涵、加强软件工程建设情况
市运河办认真贯彻落实汪泉书记今年年初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提高城市标识度作为检验运河工作成效的主要着力点。一是用文艺精品讲好运河故事。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将运河主题文艺创作列入全市优秀精品文化产品创作扶持的优先选题方向,三年内投入创作扶持资金1500万元,带动社会投入2个亿,产生了一大批运河主题艺术精品。如讲述“孟河医派、上海传奇”的电视剧《老中医》,作为新世纪以来江苏首部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的开年大戏,在全国两会期间播出,收视率名列同期第一;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成功入选中宣部第十五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至此,常州以12件作品入围全国“五个一”的成绩位居全国地级城市第一;电影《桂香街》聚焦“小巷总理”,成为国家电影局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六部重点影片之一,目前正在火热上映,已有8万人观影,票房接近400万,预计全国总票房将在1200-1500万之间。二是用品牌活动促进运河“升温”。全省首站开展“2019江苏运河名城大型诗会”活动,11个省内运河沿线城市的新媒体平台以及新华社客户端和凤凰新闻客户端对诗会进行同步直播;开展“寻找大运河常州记忆”水地标评选和短视频征集活动,三杰纪念馆、青果巷、天宁寺、运河五号获评全省最美运河地标(全省40个);举办“2019江苏常州——大运河城市联动‘常走大运’暨纪念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5周年活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文旅部等国家部委以及大运河沿线8省市有关部门、大运河沿线49个地市培训班学员代表共计百余人与2200余名常州市民代表共同参与此次活动;举办“大运河”文创节,江南运河插秧节报道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举办“塑”说大运河——全国雕塑艺术展、“画”说大运河——江苏美术家创作巡展等运河主题展演;孟河魏氏斧劈石制作的大运河微缩景观被省运河办特邀参加省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三是用平台建设聚合文创力量。建设智库平台。与常州工学院合作,筹建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研究院即将于8月20日全省第五家挂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研究院在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以开放性为核心,以项目化为导向,充分整合吸纳省、市各大高校及专家学者的资源,打造成为研究大运河文化带的基础平台、研究平台、人才平台和应用平台。建设文创平台。7月25日,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H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