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鸭题榜汇总|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
1.气随血脱者为:大量出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淋漓,脉微欲绝。 2.气不摄血者为:面色淡白,而无华气短乏力,漏下不止,舌淡,脉细弱。 3.气滞血瘀的临床表现可有:胸胁胀闷窜痛,胁下痞块,剌痛拒按,舌紫暗,脉涩。
4.气血两虚的临床表现可有:眩晕,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 5.气虚血瘀的临床表现可有:面色暗晦,身倦乏力,剌痛拒按,舌淡暗,脉沉涩。 6.肝气上逆的临床表现是:眩晕、昏厥、呕血。 7.气滞的临床表现是:胀闷、疼痛。 8.痰迷心窍可致:神志昏糊,或癫或痫。 9.痰停经络可致: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10.痰滞胃脘可致:脘闷纳呆,恶心呕吐。 11.痰滞于胃那么:眩晕呕恶。 12.痰滞经络那么:肢体麻木。 13.痰结皮下肌肉那么:痰核瘰疬。 14.胸胁胀闷作痛是由于:饮停于胸胁。 15.咳嗽气喘不能平卧是由于:饮停于肺。 16.痰饮内停见:渴喜热饮。 17.热盛津伤见:口渴喜饮。 18.肝火炽盛多见:弦数脉。 19.食积内热多见:滑数脉。
20.肺热壅盛为:咳嗽气喘,咯痰黄稠。 21.肺痈为:咳嗽胸痛,咯吐脓血脓臭痰。 22.燥邪犯肺为:咳嗽,痰少粘稠难咯。 23.小便混浊如米泔多属:中气下陷。 24.黄疸色晦暗如烟薰多属:寒湿困脾。 25.阴挺多属:中气下陷。
26.水肿来势较缓,按之没指,肢体沉重,胸闷纳呆者多因:湿邪困脾。 27.头面浮肿,继而遍及全身,恶风发热者多因:风水相搏。 28.女子宫寒不孕是:肾阳虚。 29.男子滑精早泄是:肾气不固。 30.女子经少经闭或崩漏是:肾精虚。 31.肝气郁结的诊断依据是:胸胁胀痛而走窜。 32.胸痹的诊断依据是:胸痛彻背时作时休。 33.痰热蕴肺的诊断依据是:胸痛而咳吐脓血痰。 34.头晕昏沉,胸闷,苔腻脉滑的病机是:痰湿内阻。 35.头晕胀痛,头重足飘的病机是:肝阳上亢。
36.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的病机是:气血两虚。 37.肝气上逆那么:喉中痰鸣。 38.胃气上逆那么:恶心呕吐。 39.脾胃湿热可见:眼睑红肿湿烂。 40.心火可见:目眦赤。 41.痫证的病机为:肝风挟痰。
第 1 页
42.狂证的病机为:痰火扰心。 43.脾胃气虚可见:大便干结。 44.肝郁乘脾可见:大便时干时稀。 45.脾胃湿热可见:黄腻苔。 46.胃之气阴两伤可见:花剥苔。 47.消谷善饥见于:胃火亢盛。 48.饥不欲食见于:胃阴缺乏。
49.心阳虚的临床表现有: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畏冷肢凉、舌淡胖,脉微细。 50.心阴虚的临床表现有:以上都不是。 51.瘀阻心脉为:痛如针剌、舌质紫暗。
52.阴寒凝滞心脉为: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痛缓,畏寒肢冷。 53.热邪壅肺为:发热胸痛,咳吐脓血。 54.肺阴虚为:咳嗽无痰,盗汗颧红。 55.肺气虚为:咳喘无力,气短音怯。 56.痰湿阻肺为:咳嗽气喘,痰易咯量多。 57.燥邪犯肺为:咳嗽,痰少粘稠难咯。 58.热邪壅肺为:发热胸痛,咳吐脓痰。 59.风热犯肺为:咳嗽痰稠色黄,恶风发热。 60.胃寒证可见:胃脘冷痛。 61.胃热证可见:胃脘痞闷。
62.食滞胃脘可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 63.中气虚弱可见:便溏纳差,腹胀乏力。 64.肝气犯胃呕吐可见:脘胁胀满,脉沉弦。 65.食滞胃脘为:脘腹胀痛,厌食,呕吐酸腐食臭。 66.寒湿困脾为:脘腹痞闷胀痛,口淡不渴,头身困重。 67.中气下陷为:食入那么胀,脘腹重坠。 68.胃阴缺乏为:脘痞隐痛,饥不欲食。 69.脾不统血为:便血、尿血、面色淡白。 70.肝火上炎为:吐血,衄血,面红目赤。 71.瘀血出血为:大便黑褐如柏油。
72.湿泻为:泻下如水,便次多,兼有胸闷,肢体酸重,肠鸣,腹痛轻微,舌淡苔腻脉缓。73.脾虚泻为:纳少腹胀,大腹隐痛,便溏神疲形瘦。
74.寒泻为:泻下稀水,色白无臭或完谷不化,如鸭溏清彻,舌淡苔白,脉沉迟。 75.脾胃湿热可见:面目黄如橘子。 76.脾不统血可见:便血肌衄。 77.寒湿困脾可见:头身困重。 78.胃阴缺乏那么:干呕呃逆。 79.肝胆湿热那么:口苦泛恶。 80.胃寒那么:口泛清水。 81.热极生风那么:角弓反张。 82.肝血虚那么:肢体麻木,肌肉掣动。 83.肝阳化风那么:突然昏倒,半身不遂。 84.脾不统血那么:便血,面色 白,脉缓弱。
85.肝火上炎那么:面红目赤,口苦口干,烦躁易怒,吐血衄血,脉弦数。
第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A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