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初中音乐特长生的培养》,欢迎阅读!

谈初中音乐特长生的培养
作者:刘清秀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第05期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需要各种人才,社会文化也出现了百花争鸣的局面,特别是高等院校扩大对艺术类学生招生的规模,带动我们初中教育模式,由原来的单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变,改变了只注重文化课而忽略艺术教育的现象。
一、音乐特长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如何选拔特长生是培养特长生的第一关,因此,在选拔特长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音乐特长生对艺术应该有坚定情感和正确定位
音乐特长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对艺术有真挚情感和坚定意志,而不是把音乐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说过:“音乐始于人自身内。”它揭示了音乐的本源、本质、归宿。我国古代《乐记》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从中到外,从古至今,音乐的表露是最自然、最可贵的。切记学习音乐艺术的纯正动机被无数非艺术的目的所笼罩,钻高校对艺术生优秀政策的空子(文化课分数低),只有端正了音乐特长生的学习目的,才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2.音乐特长生自身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我们要培养特长生,首先要给特长生作一个界定,“特长生”一词的本意就是指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而“音乐特长生”顾名思义就应该是在音乐方面特别突出之人,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学生想学音乐特长就能学,每个音乐专向,都有各自对学习对象的严格要求。如果学声乐,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才能,不仅有较好的声音,还要有较好的乐感,要热爱生活,热爱文学,情商要高;学习器乐,对音准节奏的感觉要好;学习表演,对人物的角色把握要好等。因此,学习音乐特长的学生,一定要依据自身条件,避免盲目性,如果忽略了自身的素质对所学专业所起的决定作用,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无益的。 3.音乐特长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当今社会音乐教育方兴未艾,但从教师、学生及家长三方面看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是重视音乐专业技能,轻视文化课的修养,认为只要把专业学好了就行,艺术类高考生文化课分数要求低。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周广仁先生说道:“钢琴艺术所体现的,应该是高层次的文化修养。作为钢琴家不但要有演奏钢琴的专业才能,而且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是专业素质提高的基础,文化素质差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自身专业课的学习与提高,并且在他们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后,还将造成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恶性循环。因此,只有正确对待音乐特长生的文化课培养,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
二、利用多种手段培养音乐特长生
音乐教师在培养音乐特长生时,一般都是基本科目在校内辅导,如模唱、节奏、韵律等,而个别专业课如古筝、琵琶是在校外请老师辅导,因为音乐教师不可能样样都行。因此,这不失为一种利用社会资源的好路子,但校内的指导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此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科学的梳理和补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音乐特长生的专业水平,做到事半功倍,更好地完成特长生的培养任务。
三、培养音乐特长生自主学习文化课的能力
初中报考音乐特长的学生,一般文化素质明显低于报考其他学科的学生,专业课老师不仅要把他们的专业课辅导好,还要多关注他们的文化课,帮助他们处理好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初中音乐特长生的培养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音乐教师应做好他们的启蒙老师和领路人,努力提高音乐特长生教育教学的能力,勇于实践和探索,使我们的每一位音乐教师在生长繁衍音乐天才的沃土中辛勤耕耘,幸福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A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