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冬季养生的方法

2022-12-25 20:5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冬季养生的方法》,欢迎阅读!
养生,冬季,中医,方法


中医冬季养生的方法

中医冬季养生1宜适当锻炼,少大汗

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应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也不可过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大暖大汗。这样暖是达到了,但是暖过头了,反而容易引发疾病。冬季养生宜适当活动筋骨,坚持室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机体抗寒能力。俗话说: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以微微出汗为度,不宜大汗。大汗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老年人冬季洗澡过频,也不符合阳气内藏的养生原则,水热所迫,汗出淋漓,很容易受寒生病。

中医冬季养生2宜勤健脚板,冬季健脚即健身

应该常保持脚的清洁与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冬季注意脚的保暖十分重要。足为人体之本,是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与人体十二经脉脏腑气血相联系。常言道寒从脚下起,因脚远离心脏,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脚的保暖很重要。除了白天注意要脚的保暖外,每晚坚持用热水洗脚也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有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和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的作用。此外,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用心护脚,冬季养生才能事半功倍。

中医冬季养生3宜保暖防犯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刺激心肌梗死中风的发,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人体特别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颈部背部和脚。一是注意颈部的保暖。有的人在冬季持续咳嗽而且不易治愈,其实是因为穿开领服装暴露了颈部,寒冷空气刺激造成的,改换高领服装并加个围巾后症状会有所改善。二是注意背部的保暖。








因为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冬季养生4宜足饮水

有些人可能认为,冬天,人的活动减少,而且一般来说也不会感到口渴,因此不需要喝太多水。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仍然需要水分滋养,这样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少于2000~3000毫升。

中医冬季养生5宜调养精神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就是说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自己的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和喜悦。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冬季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冬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要早卧迟起。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冬季养神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中医冬季养生6宜通风换气

冬季还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冬季天冷,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影响健康。所以,冬季在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还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应习惯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外流,晚上也应开小气窗通风,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有助于冬季养生的食谱一酸辣鱼头煲。

用料:三文鱼头1,重约450,洋葱150克切片,椰汁半杯,冬荫功汤包1,煮冬荫功汤的汤包,西红柿3,去皮去核切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a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