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欢迎阅读!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基础梳理 自主学习
条件:明朝前期, 发展, 强盛。
郑 目的:为了扩大明朝的 影响,加强与 的联系。 郑 和 时间: 到 年 ,先后7次下西洋。
和 下 到达地区:到过亚非 多个国家回纥地区,最远到达 和 。 下 西 影响:促进了我国与 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 ;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西 洋 地位: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河美洲早 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洋
和 戚 倭寇:明朝初年,经常骚扰我国 地区的 武士、商人和海盗。 戚 继 背景:明朝中期,倭寇与沿海奸商、海盗勾结,大肆烧杀抢掠。 继 光 率领 ,荡平了 倭寇。
光 抗 战绩 在 、 和另一抗倭名将 共同作战,取得了抗倭斗争 抗 倭 后胜利
倭 评价:戚继光是人人称颂的抗倭(民族)英雄。 要点归纳 精讲精析
1、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 物质前提: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客观条件: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 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郑和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郑和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各船成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 2、戚继光抗倭的性质和意义
“倭寇”主要是指日本的海盗、武士和浪人以及走私商人。由于明朝时期海防松弛,他们经常到我国沿海进行抢劫、烧杀活动,严重威胁到了沿海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历史上称之为倭寇之患。因此,戚继光等人领导的抗倭斗争,其性质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因此,戚继光被赋予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是当之无愧的。
课时训练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2、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 ) A、明太祖 B、建文帝 C、明成祖 D、崇祯帝 3、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所有欧洲国家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的海军匹敌。”这种认识主要是基于以下哪个史实 ( ) A、鉴真东渡 B、郑和七次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 、张骞通西域 4、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岸
C、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江苏南京出发 5、“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谣中的“戚爷”是 ( )
A、统一了女真各部 B、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6、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溃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事说明 ( )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二、非选择题 7、材料一、
项目 时间 航海次数 每次航行人数
郑和
1405——1433年 7次
约2.7——2.8万人
哥伦布
1492——1504年 4次
最少3只,最多17只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各次航海的船只 大小船只200多艘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1) 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得抄材料)
(2)郑和下西洋有何意义?
(3)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有什么本质区别?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只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级和地区。
材料二 “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亚。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如郑和在当地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传说;郑和与印尼巴厘岛的荔枝、花生、白葱等作物种植的传说。此外,还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 材料三 近年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问题成为一大国际公害。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大国,中国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可以派遣军队打击海盗的决议,截止到2011年5月中国海军已经先后派出8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被称为新一代的“郑和下西洋”。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和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条件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郑和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中郑和的活动,分析“郑和崇拜”形成于东南亚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郑和远航最值得我们纪念的是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4)中国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让你为上述材料中的两次远航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共同标题,你会选择 ( ) A、经贸之旅 B、和平之旅 C、亮剑之旅 D、开辟之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yH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