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汇总介绍(38)

2023-02-16 02:3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学家汇总介绍(38)》,欢迎阅读!
心理学家,汇总,介绍,38
罗森茨维格:(Saul Rosenzweig,1907 2004)美国心理学家。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193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心理诊所和医院从事心理学研究后任克拉克大学教授、美国西部州立精神病研究所首席心理学家、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医学理学教授。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挫折理论侵犯行为和心理测验方面。主要著作有《人格的观察和研究(1948)《心理诊断》 (1949)《心理学方法》(1952)《从历史的观点看心理学(1959)图片与挫折研究(1960)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 1970)美国社会理学家、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理学创始人之一。生于纽约。 1926年入康奈尔大学,后转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心理学。1933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任布兰迪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理学系主任。曾当选为美国人格与社会理学会会长。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提出了马斯洛动机论,亦称“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有高低层次的不同,最低层次为生理需要,依次向上是安全、爱和归属、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动机的发展和这些需要的满足有密切关系。还提出了自我实现者的16条人格特征。其对健康者人格的研究被认为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里程碑,弗洛伊德为人类心理学提供了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一半补充完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超越了心理学范畴,在社会学、管理学、美学、文学、教育学等领域亦影响深远。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人格》(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科学理学(1966)《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1)

马奎斯:(Donald G.Marquis,19081973)美国心理学家。生于明尼苏达州。1932年获耶鲁大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任教于密歇根大学并创立心理学系。曾任美国国防部人类资源研究和发展委员会主席,194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19591973年任职于马萨诸塞州技术学院。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从事条件反射和生理心理学研究重点研究视觉神经生理学。战后主要研究应用理学重点研究科学与技术管理、组社会理学团体决策。主要著作有《条件反射与学习(与希尔加德合著,1940)《心理学(与伍德沃思合著,1947)

包若维奇:(MIMA MnbMHMYHa boxOBIY,19081981)苏联女心理学家。生于库尔斯克。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心理系。后任教于共产主义教育学院心理学教研室。曾在哈尔科夫精神病院心理学部与列昂节夫等人从事研究工作长于研究个性心理学教育理学问题。在苏联科学院建立个性心理学实验室,并长期担任该实验室的领导工作。受维果茨基思想的影响,对个性和教育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采用独特的形成性的自然实验法,为解决心理学教育实践的结合作出了贡献。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学概论》(1950)《苏联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1951)《学生个性心理学问题》(1961)《个性稳定性及其形成过程和条件》(1966)《儿童期个性及其形成》(1968)《个体发生中个性形成的阶段》(1978)

德弗罗:(George Devereux,19081985)理学家、人类学家。生于奥匈帝国的卢戈斯(今罗马尼亚的卢戈日)。中学毕业后于1926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人类学。1935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取得堪萨斯州托普卡精神分析学院结业证书。1956年任费城礼拜堂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1959年获纽约国立大学心理学证书后开设精神分析诊所。对心理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以文化交流方式开展心理疾病治疗。将某些文化特点视为有效治疗的手段。描述行为和精神紊乱的土著人的精神疾病分类学和症状特点。主要著作有《现实和梦:一个平原印第安人的心理疗法》(1951)《哈维斯人种的精神病学和自杀》(1961)《从抑郁到行为科学里的方法》(1967)




西尔斯:(Robert Richardson Sears,19081989)美国心理学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1932年获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伊利诺伊大学、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艾奥瓦大学和斯坦福大学。1951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其研究领域为条件反射、挫折与攻击、儿童人格发展、游戏和亲子关系。提出发展认同理论,认为乳儿对母亲的依恋,是通过喂乳将饥饿、渴之类的动因减低,而与母亲联系在一起,此后母亲作为第二级动因对乳儿发生作用。主要著作有《挫折和攻击》(与多拉德合著,1939)《精神分析概念客观研究考察:为社会调整委员会所作的报告(1943)

阿纳斯塔西:(Anne Anastasi,19082001)美国女差异心理学家。生于纽约。193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巴纳德学院、纽约市立大学女王学院、福特哈姆大学。1939年任纽约奎恩斯学院心理学系主任。1949年任福特亨大学教授。197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1981年获美国心理学应用理学杰出科学奖,1983年获美国教育研究教育究杰出贡献奖。早年研究数学,后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其心理学主张有:(1)坚信早期经验对智慧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极力主张改善儿童(特别是处境不利儿童)的早期生活的环境条件。(2)关于心理测验主要集中在因素分析及其特征、测验编制问题以及测验分数的解释。(3)在遗传和环境关系上,主张与其辩论哪个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更大,不如探讨它们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发生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著作有《差异心理学(1937)《心理测验》(1954)《遗传、环境问题怎样解决》(1958)应用理学领域》(1964)《心理学、心理学家和心理测验》(1967)

纳丁:(Joseph R.Nuttin,19091988)比利时心理学家。生于科特赖克。早年在卢汶大学学习哲学文学,并在米肖特指导下学习理学1941年获卢汶大学哲学(理学)博士学位。成为卢汶大学动机与时间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堪萨斯大学的访问教授、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1972年任国际心理学联合会主席。同时还在欧洲、北美和南美的许多大学授过课。1975年,获行为科学索尔韦奖。长期致力于动机研究,强调动机以认知的性质合并到行为的计划和任务之中,把对未来时间的预测引入行为。主要著作有《人格的结构》(1965)《人类学习中的奖赏和惩罚》(合著,1968)《人类动机理论(1980)《动机、计划与行动》(198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vL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