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归纳

2022-08-11 17:2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
知识点,归纳,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概括





高中历史知识点概括 ()



秦末农民起义



秦短寿而亡的原由:



1)秦的暴政致使社会矛盾激化, 造成怨声载道的场面 (根来源

);



2)横征暴敛,滥用民力 (建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 );



3)法律苛刻 (一人犯罪,亲戚邻居都要连坐



);

3)秦二世夺位,统治者忙于宫廷斗争,大举诛杀宗室朝臣,

加快秦的消亡。



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时间: 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 ;原由:



秦的暴政 ;结果:揭开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秦的消亡: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刘邦进驻霸上,公元前 206 年,秦王婴投诚,秦代消亡。



楚汉战争:秦亡后,刘邦与项羽睁开了长达四年的 “楚汉战争”,最后刘邦战胜了项羽。



西汉的成立:公元前 202 年,刘邦即皇帝位,成立汉朝,史称“西汉 ”。



高中历史知识点概括 ()



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达成的时间:南宋期间。



南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表现:



1)水稻跃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2)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有 3)经济作物的栽种很广泛 ;

;

“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 ;

4)桑蚕业的中心也由北方移到南方 ;




5)官府在杭州、苏州、成都等地都设有官办的丝织作坊,江浙一带出现了 “机户 ”;



6)南宋末年, 海南岛已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7)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海上丝绸之路:



1)背景:因为西夏的盛行, 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 ;商业的繁华和经济中心的南移, 促进宋代政府重视并鼓舞国外贸易。



2)三大外贸港:广州、泉州、明州。



3)表现:在贸易港口建立市舶司



;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

“番坊 ”和用于番货贸易的



“番市 ”。

4)大宗贸易商品:香料、丝织品和瓷器。

5)路线: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



6)影响:不单是宋代政府获取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



各国的文明进度增加了活力。



高中历史知识点概括 ()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



商鞅变法: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取销井田制,取销世卿世禄、奖赏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例,与其余各国改革的 “人亡政息 ”不一样,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持续,秦国所以由弱变强,青出于蓝。



大一统帝国成立的时间: 公元前 230 年至公元前 221 年,秦先后吞并六国,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皇帝: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全部军国大事均由皇帝判决。



中央集权制 (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



1)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



(百官之长 )、御史医生、太尉,

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九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

2)地方设郡、县 ; 3)一致钱币、胸怀衡、文字

;

;




4)建筑驰道和直道,保证政令通畅



;

5)建筑长城,抵抗匈奴扰乱 ;



6)开边移民,充分边地实力 ;



7)焚书坑儒,一致思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vH.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