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如何做好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欢迎阅读!

谈如何做好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马红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4年第8期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这说明了青年人价值观养成的极端重要性,所以,如何做好新时期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各级组织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把握脉搏,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青年。因此,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围绕青年的思想反映、思想变化和思想问题来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把握青年思想的时代脉搏,研究青年生存的大环境和小气候,这样才能既看到表象,又知晓内因,做到有的放矢。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各项改革发展的日益深化,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的结果。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元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日趋明显,使当代青年的思想多元化趋势逐渐增强,青年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开放,青年与社会的交融更为显著。日益开放的当代社会孕育着日益开放的青年。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现代通信、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加快了青年思想交流的频率,扩大了青年活动的半径,促进了青年思想活跃。
由于青年的思想正处于可塑期,青年更具有接受新思想、新鲜事物快的特点,因此,开放的外部环境既为当代青年带来了大量的有益信息,也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不健康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既培养了当代青年创新意识,也加速了青年追求实用化趋向。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发生了新变化,家庭幸福、事业成功和贡献社会成为当代青年的主要追求,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有所滋长。当代青年思想道德的新特点,对我们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跳出传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圈子,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
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是时代的要求,是青年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增强时代性,就要适应当代青年的思想特点和现实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目标和内容,发挥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服务青年健康成长、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社会繁荣稳定的积极作用。要围绕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影响青年思想形成的主体因素,确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划和措施。要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道德、新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既保证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发展方向,又满足当代青年的实际需要。
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青年个体发展与企业、社会发展的关系。既尊重青年的个性发展,又要从全局的利益着想,使二者统一、协调发展。二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时代性,并不是摒弃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好经验,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讲创新、讲融合,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三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解决青年现实存在的思想问题,要从社会、企业和青年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系统性,引导青年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克服短期行为。
二、把握方向,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青年的思想认识问题,保证其健康方向,保持其健康心态,从而增强青年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与社会发展、企业发展的融合力。为此,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有的放矢,因人而异,突出针对性,不能搞“一刀切”。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要注意三方面问题。
一是群体差异。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青年群体层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因为不同的青年群体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需求,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会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实际效果。青年科技人员群体知识水平高,对事物和问题理解能力强,他们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在做这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时,就要同其他青年群体有所区别。不同的青年群体的特点不同,做思想政治工作时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一线青年,就要少一些高谈阔论,而要多一些关心引导。对青年管理人员,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可能用目标激励等方法效果会更好些。同样是一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基层青年更关心教育的内容会给自己带来什么直接利益,而作为中层以上青年管理人员,则更看重教育内容的政策变化和宏观效果。
二是个体差异。由于青年个体存在着很强的独立性,导致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思维方式和道德水平不尽相同,对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接受能力也有所区别,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个体差异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难做”的重要原因。做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研究青年个体的差异,掌握青年不同的思想表现、性格特征、文化修养和不同的存在环境、外在原因,因人而异,因人施教。该“吃小灶”的“吃小灶”,不能一味“ 大帮哄”、“ 一刀切”。青年个体差异的客观性,决定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多样性和艺术性。强调个体差异,不是单纯地迎合青年个性,而是坚持一人一事,一人一“方”,根本的目的是保证青年群体总体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与企业、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性。
三是需求差异。人的行动都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激发行为。只有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发展、激励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倾向。为此,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盲目地进行,要根据青年需求的现实性,来采取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这里的需求有两层含义:一是青年的需求。心理学表明,一个人能动性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需求的实现度或可实现度。因此,我们在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时,要认真研究青年的现实需要,研究青年在想什么、要什么,热衷于什么、倾向于什么。在此基础上,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样,青年才乐于接受,也才能见到实际效果。二是社会的需求。青年是社会的基础,社会是青年的依托。没有发展的社会,就没有发展的青年。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迎合青年的需求,又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找好二者的共振点,把社会的发展目标、理念、精神融入到青年发展的实践中,把青年的思想、抱负和热情顺应到社会发展的伟业上,实现协调发展。
三、突出创新,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重经济而轻政治、重物质而轻精神、重实惠而轻道德、重个性而轻共性等一系列变化。可以说,转型时期的青年,在价值层面上的变化更为复杂,时时要受到来自现实的快速而频繁的冲击。与前些年相比,青年的价值准则求实务实的倾向继续加强。因此,当代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更难做,更需要下功夫,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突出实效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抓好三个创新。
一是工作思路创新。多年来,我们在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上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和青年的现实需求,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急需创新。要动员更多的部门和力量加入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大队伍,构建起服务青年的“大网络”。要努力实现由单纯灌输向灌输与渗透相结合拓展,由偏重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向解决思想问题和青年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
结合拓展,由注重团组织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向团组织与全社会共同重视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拓展,由不注重物质投入向精神与物质相结合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拓展,由加强8 小时内的教育向8 小时以外延伸。
二是工作方法创新。要从封闭式转变到开放式、启发式、疏导式及双向交流和自我教育上来。要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的不同,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改变和选择适合其实际需要的方式方法,做到通情达理、符合实际、收到实效。要灵活运用典型引导、领导示范、奖惩并用、环境引导、活动激励、自我教育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坚持寓情于理、以理激情、以理抒情的原则,做好青年群体及个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还要注意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大众传播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三是教育载体创新。要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只靠大话、套话,靠标语、口号和概念,靠强制、压服都是行不通的,必须以青年喜欢、寓教于乐的恰当载体来实施教育的内容,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如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如果只简单地照本宣科、采取直接灌输的方式,青年就不容易接受,教育也只能流于表面化,而要通过知识竞赛、专题研讨和纵向对比等形式、方法,青年认识、理解的主动性及思维的创造性就会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充分发挥现代化的传媒技术优势,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大网上正面宣传的影响力,把互联网建设成为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阵地和育人的有效载体,青年易于接受,效果十分明显。
责任编辑/李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