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

2023-01-07 03:40: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欢迎阅读!
创设,情境,概率,统计,教学
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

“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数学情境”是含有数学知识和数学想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第一学段教学建议),“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这些理念是针对过去数学知识的呈现过于抽象、缺乏现实情境的依托,数学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够等状况而提出的,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统计观念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统计的基本要求: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基于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笔者认为创设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

情境,为学生提供可探究、可分析、可推测的事实,便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事物、看待事物。目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设计已越来越被广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注重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供攀爬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在学生眼里,数学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不再是由一大堆毫无实际意义的符号所构成的系统。但是,有的教师只把它当作点缀,还有一些教师因此迷失了教学方向,他们忽视了现实情境背后所隐含的数学线索,忽略了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有价值的情境必须蕴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产生疑惑,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能促进学生进行较为深刻思考。 二、研究的内容

(一)《统计与概率》包含的内容 《统计》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的收集、记录和整理能力;

2)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由此作出解释、推断与决策的能力; 3)对数据和统信息有良好的判断能力。

研究一:搜集有关统计教学中的创设情境案例,进行认识分析; 研究二:学习统计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思考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研究三:抓住统计教学的根本: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做出合理判断的意识和能力,进行创设情境的研究与实践。 《概率》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可能性、可能性大小等知识。 (二)研究重点、难点


研究重点:

对前期搜集的案例集进行删除与必要的增加,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情境创设资源库。 研究难点:

确定恰当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整理. 三、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

李文会(朝阳区兴隆小学 赵瑞芬(朝阳区芳草地小学 马荣燕(东城区府学小学 田京旗(东城区西中街小学 组员分工:

李文会:制定研究计划,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负责“感受统计的必要性”部分案例整理,主持完成课题的结题报告

赵瑞芬:具体负责“概率”部分的案例收集整理,负责将情境中的一个教学案例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剖析与说明。

马荣燕:负责“分析数据、作出决策”部分的案例收集与整理,负责收集与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与疑惑。

田京旗:负责“收集整理数据”部分的案例收集与整理,负责将情境中的一个教学例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剖析与说明。 (二)具体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215月――627日)

①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学习相关理论,为开题工作做准备。

②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对前期骨干班老师关于统计知识的案例收集情况统计

感受统计必要性 收集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作出决策 收集案例总个数 适用第一学段的个数 适用第二学段的个数 5 30 28 25 14 5 11 备注:有3个情境试用于各个年级段,概率部分没有案例。 对前期骨干班老师研究成果的分析:

1)关于感受统计必要性:案例数量少,需要进一步搜集补充。 2)关于收集整理数据:第一学段数量较多,有重复案例,需要进行删减,第二学段内容较少,需要进行补充。

3)关于分析数据作出决策;案例有些不完整,需要补充完整.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4)关于概率部分缺少案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Z9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