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欢迎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摘要: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将“责任担当”纳入素养之中,所以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也需要重视对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培养是应当是启蒙式的,而不是采用成人的语言来进行说教式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小学学习阶段是一个人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的形成阶段,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家庭生活条件的普遍提升,使得许多小学生都过着非常优越的生活,再加上他们备受亲人的宠溺,使得他们有着较强的个人主义,缺乏责任意识。事实上,许多学生之所以有着较强的个人主义意识,有着较强的行为功利主义趋向,这与我国的社会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虽然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也存在着不讲诚信、欺诈的现象,而小学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这导致他们的责任意识得不到有效的增强。
如何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
1让责任担当的“根”深扎在家庭生活中 1.1借助榜样的力量
课堂是向学生渗透责任当担意识的重要场所,为了提高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围绕小学生“责任担当”启蒙教育展开,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感恩、团队互助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第三,绿色生态方面的内容;第四,光荣传统、民族风俗、国情认识等方面的内容等。这些内容都有助于对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进行启蒙培养。
通过实现自身价值,来增强责任意识。在工作中,我让学生在进行职业体验,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职业,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不同职业的重要性。例如,让学生去体验快递员的这个职业,让他们去体验环卫工作,让他们去充当交警等等。然后在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探讨他们对自身角色责任的认识,以加深他们对不同职业的了解与认同。如此一来,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为他们经常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1.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只有这样小学自理能力才能提高。学生要培养自理意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同学认识到掌握生活技能的重要性,并通过反复训练与长期锻炼,提高自理能力。
通过在学生中展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对家长的依赖少了,独立意识变强了自理能力也提高了,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体验到劳动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开展活动前他们吃饭、系鞋带、整理书包等样样都要家长帮忙,开展活动后,他们能够很快地自己吃早餐、洗碗,还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懂得了尊敬长辈,关爱父母,同时也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3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核心素养与以往素质要求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生长性,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任务目标。因此,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需要我们结合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同时通过校园文化熏陶、社会风气影响、家庭言传身教等方
面积极引导。
通过家务实践,可以充分体会父母做教务实在不易,他们每天都要工作,回家后还要做那么多的家务。但是学生有时候还不体谅父母,把在学校攒下的火气冲他们撒,而他们并没有埋怨学生不理解他们的辛苦,却是反过来安慰学生。因此,我在平时教育学生做一些自己力作能及的事。 2让责任担当的“根”生长在学校生活中 2.1在班级管理中培养
责任意识是贯穿我们人生的一份十分重要的人格品质,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中学会自立,在事业中获得成功,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所以培养责任意识显得十分重要。许多教育家在不断的探索核心素养,努力做到学到的都做可以在生活中做到。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要做到积极维护班级学习环境,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积极维护学校荣誉。在大环境里教育学生,小环境里注意言谈举止,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
班级是学生固定存在的学习的地方,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生长的重要地点,在这固定的学习环境里,班级自然而然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老师来说责任心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增强责任心,平等的爱护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们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须也起到表率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做到积极维护班级学习环境,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积极维护学校荣誉。在大环境里教育学生,小环境里注意言谈举止,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老师也是班级里的一分子,要积极地参与班级里的集体活动,把责任心意识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2.2在合作学习中培养
伴随着新课堂形式的出现,学生的身份也成为了教学的地主角,相对于一人讲多人听来说,更多的出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一起参与课堂的谈论的现象,小组之间的谈论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主流形式,学生的存在已然成为课堂上不可或缺的群体。我在课堂上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采取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学士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展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也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由于社会的不良思想逐渐增多,导致小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阶段,所以我对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进行启蒙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习惯。 2.3在轮流值日中培养
班级值日对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价值,在一个管理机制比较健全的单位或者集体组织,都会有一些常规事务需要有人去处理,有一个固定的场地需要有人去照看,当这些工作需要大家轮流值班工作时,在学校班级值日中,又分为班级内部值日和校内整体值日。
班级值日活动责任教育功能缺位,现在的小学生处在一个发展迅猛、经济与文化变化的时代,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但事实上小学生们的责任意识状况并没有达到与这种重大责任相对称的水准,其在班级值日这一具体情境中显现得尤为明显。
我特别重视让学生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集体角色,热爱自己的集体,积极维护集体利益,班级值日活动时班集体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维护班集体荣誉的一种方式。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价值观更加个人化,绝大多数小学生分辨价值观、人生观的能力有限,还没有清楚的认清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从而弱化
了小学生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责任意识。
我让学生端正态度,积极参与劳动中,培养责任认同感,每一个学生都要意识到自己时班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学生形成主人翁意识。我通过示范意识去提高学生的值日热情,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3结束语
综上,由于社会的不良思想逐渐增多,导致小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阶段,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进行启蒙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意识去提高学生的值日热情,增强自己的工作责任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参考文献:
[1]赵永军.对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8(23):34-35.
[2]黄玉彩.如何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分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1(44):90-91.
[3]陈贤芳.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责任意识师[J].名师在线,2017(22):77-7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S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