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学好古诗》,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学好古诗
作者:周廷慧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6期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更新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不强调文言知识的掌握,明确诗歌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诵读诗歌,感受古诗意境以及古诗语言的形象生动,于是作为教师就有必要对传统的古诗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关键词:古诗;语言;想象;韵律;诗境;阅读
古诗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古诗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一盏不灭的明灯,其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给今天的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难怪孔子有云:“不学诗,无以言。”诵读古诗不但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诗学素养。那在古诗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呢? 一、抓住字眼,多做推敲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原来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从修辞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见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
二、身临其境,感受诗境
在古诗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引学生临“境”。具体安排有很多:其一是开始时将作者的生活背景与当时社会的特定环境、特定时代做个具体介绍,再让学生体会作者写诗时的特殊心情感受想象。其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引入诗文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其三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实物观赏,让学生真正的身临其境。其四是在教学古诗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与场面。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