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当代闪婚现象的背景及成因》,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当代闪婚现象的背景及成因
作者:赵莹
来源:《商情》2013年第49期
摘要:闪婚是指闪电式结婚的简称。闪婚是男女双方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的一种实质性的婚姻模式。闪婚现象的出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社会转型和经济的发展,思想思维模式的转变,结婚离婚的程序的简化,择偶方式的多元化,传统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闪婚现象 婚恋观 背景及成因 一、闪婚的概念和特征
闪婚就是指闪电式结婚的一种简称。闪婚是男女双方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的一种实质性的婚姻模式。其特征为:
1、“闪婚”是指婚姻在极短的时间内确立的,这个时间一般是在3个月以内,所以称之为“闪”婚。
2、“闪婚”的主体基本都是“80后”,其成员主要是年龄在20岁到30岁之间的年轻人。 3、闪婚是一种合法的婚姻关系,闪婚双方也是去民政部门经过法律程序确认而形成的婚姻关系。
4、闪婚容易导致闪离。 5、闪婚成功率偏低,婚龄较短。 二、当今闪婚现象
闪婚顾名思义就是闪电式结婚。互相不认识的年青人闪电相识,然后立即进入婚姻殿堂的。这就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闪电式的爱情和婚姻的潮流的现象,而这些去选择闪电式爱情和婚姻的群体被称为“闪婚族”,主要是一些年龄在二三十岁的青年。“闪婚”,其实也可以看得出来闪婚自身存有的两个方面的含义,是指包含快结与快离的闪电式婚姻。從其形成的过程来看,“闪婚”指的是两人在短暂的相识后,未曾经过一定时间的交往和相互了解而马上确立婚姻关系的一种快速的婚姻形式。 三、闪婚现象出现的背景及成因
“闪婚”作为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一种新兴的婚姻形式产物,其存在具有深刻的时代原因和社会原因。从我国法律上来看,中国的婚姻法坚持婚姻自由原则,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原罪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离婚自由原则,每个人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缔结婚姻和解除婚姻。现代中国的婚姻自由在打破中国腐朽的传统封建思想,打击包办买卖婚姻和保护妇女权益三个方面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我们从法律上来讲,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婚姻自由原则被严重滥用。在自由化的婚恋制度下,很多的社会问题的接着出现,闪婚闪离现象便是其中主要问题之一。目前,闪婚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与青年人群当中,尤其是80后人群。闪婚现象出现的成因主要有:
(一)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转型以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促使人选择“闪”婚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婚姻。社会的变迁是闪婚的出现时文化的结果。一方面,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社会物质文化的飞速发展使得要结婚的男女不再把经济条件放在首位。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婚姻也变成一种年轻男女很个人的行为,所以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闪婚会出现在现代社会出现并且流行。另一方面,从精神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显而易见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婚姻大多定义为责任,结婚便意味着真正独立生活承担家庭责任的开始,而现代的婚姻很多年轻人将婚姻定义为感情而非责任,只要两个人感情好就可以马上结婚,不关乎于家庭背景,重要的是男女双方一见钟情的感觉,结婚在现代生活中真的是变得越来越简单了。婚姻家庭观念的巨大变化也是导致闪婚的重要原因。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都在讲求效率,对恋爱结婚也开始变得讲求效率,甚至忽略爱情,只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所以很多大龄剩女变成为“结婚狂”。闪婚大大的节约了爱情成本。被调查网民认为交际面太窄导致单身的有占75.7%。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信息的时代。互联网为闪婚提供了快捷和方便,人们通过QQ,MSN等聊天工具恋爱,信息化成为婚姻形式的特点之一。国内最大的征婚网站世纪佳缘统计数据显示,通过该网站征婚成功的会员,有超过1/3都是在认识后6个月内选择结婚的。
(二)从思想方面来说,闪婚是中国青年婚姻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产物。当下在广大群体中涌现出来多种多样的婚姻方式。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公众对以下几种新型的婚姻形式的接受程度分别为:网婚的比例为48.8%,隐婚的为52.5%,闪婚的为34.1%,不婚为62.7%。这反映出了中国青年婚姻观念日趋多元化。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某一种行为的背后,都受到了深厚的思想观念的影响。闪婚强调的是在恋爱结婚方面上个人选择的重要性,个体重要性,个人意志的自由性,对于婚姻的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个性的吸引之上的。闪强调的是迅速,这就意味着男女双方在择偶过程中,人际网络包括家庭成员的意见并不是显得特别重要,关键的因素在于个人对感情的判断,体现了个体婚恋关系上的独立性。
(三)从文化传统方面来说,中国传统讲究成家立业,这种文化传统也促使一些人选择闪婚。从家庭方面来说,父母逼婚,亲人询问,个人压力过大都促使出现越来越多的闪婚。身边很多朋友都遇过被父母逼婚的情景。于是有极大一部分的年轻人就参加了看似不新潮的相亲,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闪婚,为结婚而结婚。
(四)从形式方面来说,结婚以及离婚程序的简化,也促成了闪婚现象的出现。据报道,时下迅速离婚的人数与迅速结婚的人数呈现几乎同比例增加,有些人的婚姻只维持了短短的十几天,就双双走上了离婚的法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结语
在中国闪婚现象的出现,有其出现的原因,它体现了个人自由选择,但是闪婚是一种建立在男女双方情感冲动的一种不稳定性基础上的婚姻形态,它的不稳定性也会对家庭的稳定和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候娟娟.由闪婚现象引起的法律思考.法治与社会,2011,(4). [2]张迎秀.“闪婚”成因探究.工会论坛.
[3]黄火明.青年闪婚现象的社会学探析.中国青年研究,2007,(10). [4]武晓伟.80后闪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社科纵横,2009,(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rT4.html